我的家風

說到家風,我認為一般優秀、良好的家庭所擁有的風氣是具有正能量的,也就是說,這些家風能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積極的作用,也能使家庭的家長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但如果一個家庭的風氣並不具正能量,甚至負能量極強,那么這個家庭的孩子會把生活中的問題帶到學習上,長輩在工作中也會失利。所以說,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家庭的和諧、家庭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讓我擁有這些認知全部歸功於我的爺爺。

我從小因為父母的原因常年居住在我爺爺奶奶家,我的爺爺曾今是一個老師,所以他很清楚生活中的良好環境對於學習很重要,於是給我立下了一系列的家規。起初,我對這些家規毫不在意,認為只要應付一下就好了,可是我發現爺爺對這些很看重,無時無刻的再叮囑我要遵循這些家規,沒辦法,在爺爺的督促之下,我做到不違反家規。

但是,我當時作為一個孩子,又比較粗心,即使我刻意的記住家規中的每一條,我也經常犯錯。家規中有這么一條“吃飯必須保持安靜”,這幾乎是每一個家庭都有的一條家規,可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無意中就把它忽略了。那是我還在上國小的一天中午,我回到了家吃午飯,我的奶奶一大早出去趕集了,中途碰到了朋友,於是收到了朋友的邀請去朋友家吃飯,這時的家裡就只剩下我和爺爺了。午飯的時候格外得安靜,我甚至能聽見我和爺爺的咀嚼聲,這樣的氣氛是我受不了,之前奶奶在家時,電視總是打開的,我只需把注意力放在電視上就可以了,可今天奶奶不在,爺爺沒有看電視的習慣,飯吃到一半我也不好意思去開電視,於是我就想緩和一下這樣的氣氛。這時,我想到了上午在學校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我立馬告訴了爺爺,本以為爺爺會哈哈大笑,但他只是微笑了一下,隨即臉色變的嚴肅起來,拿出“家規表”,指著那條“吃飯必須保持安靜”一欄,輕輕地說:“無關緊要的事吃飯時不要說。”我一愣,隨即就想,正是老古董。從那之後,那些家規我更是隨便應付,也許是因為我在和爺爺賭氣。不過,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是我改變了對爺爺,對這些家規的看法。

那是我剛上國中的事了,那時我學習成績不錯,學習壓力也不大,爺爺便給了我充足的的時間娛樂,用來放鬆,這一代的孩子的娛樂方式自然是網路,我也不例外,一到雙休日作業寫完,我就會打開電腦玩遊戲,對此我爺爺也沒反對,因為我每一次都是把學習任務完成的才開始玩的。那天是周六晚上,我玩著網路遊戲,這是爺爺進來了我的臥室,好像是在向我詢問明天中午要吃什麼,但當時我正玩了個熱火朝天,根本沒有理睬爺爺,只是回答了一聲“隨便”,這可把爺爺激怒了,他砰的一聲把電腦的主機關上了,我一愣,看著爺爺沒有理解發生了什麼,爺爺將“家規表”拿了出來,指著上面的一欄說,你自己看。我往上看,上面寫著,與人講話時必須對著眼睛,要禮貌。我明白了爺爺為什麼生氣,因為我再一次不重視家規的行為被爺爺發現了,但是當時我比較叛逆,與爺爺大吵一架,認為即使我沒有遵循家規,也不能這樣。之後幾天,我都沒理爺爺,但是,我卻在默默地“監視”著他看,我希望找出爺爺不禮貌,甚至於違反其他家規的行為,然後再拿去與爺爺對證。不過,我發現爺爺根本就不會違反家規,甚至他的行為都不是刻意做出來的,而是不經意間的,也就是說,爺爺已經將這些家規作為習慣了,我還驚異地發現,一直以來沒有參加“家規活動”的奶奶也是如此。當時的我頓悟了,爺爺奶奶為了我的生活、學習和品德付出了這么多,我不應該與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第二天,我想爺爺道歉並表達著我的謝意,爺爺聽後也是一愣,然後想著說,他和奶奶的這些習慣是老早就有了,他們當時就是這么訓練我爸爸的,而且爺爺又對我說,在爺爺小的時候,爺爺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也是這樣對爺爺的。

因為這些家規,我的家風十分優良,而且我希望將這立家規的“傳統”延續下去,延續我們家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