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嘮叨

有人說,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或許,平時我並未注意到它的存在。可是,它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為我撐起一片生命的晴天。

“叮叮叮——”清晨的鬧鐘一響,媽媽就開始了她的嘮叨:

“起床了!幾點了?”

“快點,動作快點嘛。”

“快,快吃早餐,來不及了!”

“吃東西還閉著眼睛?不要磨蹭了!”

…….

哎!我真想把這個大“收音機”給關掉,煩人啊!可是,如果它真的不響了,我又該會是多么的懶惰,上學也肯定會遲到。

下午,我一放學回到家,剛換好拖鞋,“收音機”又開始廣播了:

“怎么這么髒?還不快去洗個澡?”

“拿了乾淨的衣服沒有?”

“自己的事自己做,記住了!”

“洗完澡趕緊做作業。”

……

媽媽的嘮叨就像一道道數學題,總是那么嚴謹,讓你馬虎不得。每天這種固定的時刻,不管你想聽還是不想聽,這囉囉嗦嗦的嘮叨總會在耳畔響起。我就是在這種重複中,慢慢養成了公式化的好習慣。

晚餐時分,“收音機”依然喋喋不休:

“吃飯不要不要看電視,食而不知其味。”

“端起碗吃飯,多吃些青菜。”

“今天學校里有什麼事嗎?”

“吃乾淨些,不要浪費。”

……

媽媽的嘮叨啊,真是時時刻刻,我不得已被它牽扯著,有時候真的好想掙脫。

晚飯後,正當我津津有味地看一會兒電視時,媽媽的身軀又出現在我的面前:

“還不去彈琴?都7點半了。”

“小指要立起來!”

“節奏不要趕,注意表情符號。”

“降7,這裡是降7,又錯了。”

……

只要媽媽在家,練琴我是無法偷懶的。如果哪天她不在,我就偷偷自己給自己減半。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無法完成曲子的要求的。到了鋼琴老師回課時,保準要給打回來。哎,這就更痛苦了。

晚上十點半,媽媽又悄悄推開了我的房門:

“作業做完了嗎?”

“怎么又在畫畫?”

“快去睡覺,十點半了。”

“喝了牛奶沒有?”

……

一整天,“收音機”終於在我上床熄燈的那一刻關上了。

媽媽的嘮叨,我已經習以為常,它好似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劑。雖然,有時候很煩它。但是,一旦聽不到媽媽的嘮叨,就像生活里沒了鹽。雖然清淨,卻淡而無味。所以,在媽媽出差的日子裡,我是多么不習慣,只好天天盼望著她早些回家。

在媽媽的嘮叨中,我一天一天長大。細心想想,這些都是濃濃的母愛。就是這種愛,讓我漸漸學會自律,學會不再磨蹭,學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媽媽的嘮叨,就是一種特別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