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湖北早點

我回湖北爺爺奶奶家已經有十天了,每天早上,爺爺都會給我買一種美味的武漢特色早點:熱乾麵、炒粉、糍粑、面窩、豆腐腦、三鮮豆皮、酒釀、燒賣、湯包、牛肉線粉、炸醬麵、豆絲、水餃、湯圓等,從不重樣,讓我開開心心地“過早”!吃得我口齒留香、流連忘返,呵呵!想想我在廣州一成不變的麵包加牛奶式早餐,我真感覺在這裡的日子如天堂一般。

聽爺爺的介紹才知道,原來湖北的早點可有名了,不僅品種繁多,而且還美味可口,比較有名的有四季美湯包、老通城豆皮、談炎記水餃、蔡林記熱乾麵、老謙記的豆絲、順香居的燒梅、五芳齋湯圓、謝榮德的面窩。其中,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乾麵和老通城豆皮更是被稱為武漢早點“三絕”而馳名中外。

我覺得湯包倒稱不上特別有特色,因為別的城市的湯包也很有特色,比如上海的灌湯包等。我覺得熱乾麵和豆皮那才是真正的武漢特色早餐!

來武漢不吃豆皮,就象看阿根廷隊的球賽沒有看到梅西上場一樣遺憾。武漢著名的老通城豆皮店創辦於1939年,至今已有77年的歷史,毛澤東爺爺1958年兩次視察武漢都親臨老通城酒樓,十分喜歡吃老通城的"三鮮豆皮"。

其實豆皮的原料主要是糯米,沒有豆,為什麼叫豆皮呢?原來,豆皮外面有一層薄薄的皮,而這層皮是用豆粉做的。豆皮上面是已經蒸熟的白色的糯米、棕色的牛肉粒、綠色的豌豆粒、醬色的豆乾丁、紅色的胡蘿蔔丁、香菇丁等等,吃在嘴裡,又軟又香,皮香肉嫩,色香味俱全。

熱乾麵就更是家喻戶曉了,也是我的最愛。每次回湖北爺爺奶奶家,熱乾麵都是我必不可少的早點,這次回來,我還了解到了熱乾麵的傳奇故事呢!

相傳1930年,老漢口的長堤街,有個在關帝廟賣涼粉和湯麵的人叫李包。在一個夏天的某一天,李包的生意不好,到了晚上收攤,還剩下許多面沒有賣完呢。李包發了愁,武漢的夏天又濕又熱,當時還沒有發明冰櫃冰櫃,小本生意的李包當然不甘心將這么多的麵條放餿了倒掉,實在可惜。他就想了一個主意,乾脆把麵條煮熟了放在案板上晾起來。那天李包的心情實在不好,收拾東西時也是漫不經心,不小心打翻了油壺裡的麻油,眼看著香噴噴的麻油順著案板流進了煮好的麵條里,真是覆油難收啊!李包知道生氣也沒有用,就把麻油和麵條均勻地拌在一起,麵條也因此變得光亮起來,他將麵條用蒲扇扇涼了,放在一邊。

第二天一大早,李包起來聞聞拌了麻油的麵條,咦!一點也不餿呢?他就在沸水裡燙了又燙,再濾乾撈在碗裡,澆上做涼粉用的佐料,有食客很遠就聞到麵條的香味,就爭相購買,品嘗過後,紛紛覺得好吃,有人就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這個李包,靈機一動,脫口而出三個字:“熱乾麵”!這三個字就成了這種面的名字,也從此成了李包的當家小吃。他後來乾脆連涼粉也不賣了,專賣熱乾麵,還教授了很多徒弟。從此武漢三鎮到處都是熱乾麵館。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弟子姓蔡,開了家“蔡林記”,成為武漢熱乾麵的名店。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也對美味的湖北早點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呢?那就趕快到武漢來品嘗品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