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之旅

人生就如一段長跑,你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但是卻知道目標在前方。

生活就像一段旅程,只有不斷地追逐,才能遇到最美麗的風景。不管是誰,都免不了在探索自己的人生路中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這是對自己也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每一個人所謂的夢想即是目標。沒有夢想的人就如同一潭死水,即使是水卻沒有該有的靈氣。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成功者總是那些有目標的人,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無頭蒼蠅一樣在人生之旅中四處碰壁的人頭上。人生之所以迷茫,歸根結底主要是沒有遠大的志向和為之奮鬥的明確目標。沒有目標,只會停留在原地。沒有志向,只會變得慵懶,只能聽天由命,嘆息茫然。想不讓機會就這樣溜走,不叫青春就這樣逝去,只有靠志向和理想衝出迷茫的漩渦,為自己的人生掀起一個新篇章。

一個人不必在乎自己夢想的大小,只要是正確的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可以了。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做一個好人,記得小時候,當時我大概只有三、四歲那時候,我小不懂事,也不知道怎么的,爬到了石板上,還在那上面發現了一個新奇的東西還會爬喔,當時我把它叫作“魚”(暫且叫魚吧),我興致勃勃地把它拿在手裡,嘴巴里還稚嫩地喊著“魚”。不料這個奇怪的東西咬了我一口,疼的我哇哇直哭,隔壁的鄰居聽見了,連忙放下手上的事情,跑了過來,忙問我怎么了,又抱我回家,只是我家裡人都不在,鄰居就更加著急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我去了醫院。那時候的科技沒有現在怎么發達,我爸爸媽媽找不到我,於是就開始找我,後來聽媽媽說好多人一起找我還是沒有找到,只是後來鄰居抱我回家時,我隱約聽見我爸媽道謝聲,鄰居只是尷尬地說:“都沒有和你說,就帶她去醫院了,不過”媽媽也不好意思地說:“都是我的疏忽沒有看好這個小丫頭。”現在媽媽和我提起那個事情,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那個咬我的東西是什麼,媽媽看著我笑了一下是:“那個被你叫做“魚”的其實是蜈蚣。”我尷尬地笑了,老媽又說:“那時候要是沒有那個鄰居,我現在指不定會怎么樣,畢竟那個蜈蚣是有巨毒的。”我心想也許沒有那個童年時的好人,我現在又應該是怎么樣,所以我一直以做一個好人為目標為自己的底線。

這些年,總是有許多好人好事發生,他們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常山縣招賢鎮一位56歲的村民蘇裕德,25年來,堅持著做同一件好事——義務為村莊打掃衛生。蘇爺爺給人的經典形象是,頭戴鴨舌帽,身著寬大的西裝,灰黃的污漬沾滿了衣襟袖口、整條褲子、整雙鞋,踩著三輪車走巷串戶,舞著掃把和鐵鍬和周圍的人家相比,蘇爺爺家的泥瓦房顯得斑駁老舊,裡面堆了不少舊書報和瓶瓶罐罐。他整天在外打掃村子,卻沒有時間整理下自家屋子。屋外的牆上,用黑筆寫著蘇爺爺的手機號,“我天天在外頭,如果村民有事讓我上門收垃圾,就可以直接給我打電話。”蘇爺爺憨厚地解釋。他雷打不動,每隔2個小時出門打掃一次,穿梭在1.1平方公里的古縣村。20多年來,蘇裕德為了堅持掃地,也經歷了種種酸甜苦辣和風風雨雨,但最終用整潔的環境贏得了一片讚譽,也促使村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面對掌聲,蘇爺爺常說,自己只是繼承父親的優良作風,“我爸爸生前是一個特別好的人,村里人人都對他豎大拇指,大家都說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這么好的人。他看到路不平就會主動補掉,看到髒東西就會主動掃掉……”不善言辭的蘇爺爺說起自己的父親,臉上不禁泛出一種自豪。從去年3月起,他正式受聘擔任村裡的保潔員,每月有450元的補貼,不過這些錢基本用於他每天的一伙食開銷。由於妻子和兒女都在外打工,難得回家,平日裡老蘇便常常到小店裡吃碗麵條買個麵包饅頭對付。他的雙手手掌和手背都長滿了老繭,厚得甚至無法將手握攏,縫隙中積滿了污漬,怎么洗也洗不乾淨,“但從沒人嫌我髒,村民們對我總是很熱情“我會一直掃到掃不動為止,希望到時候能有人來接我的班。”他持之以恆的精神給我們上了一課。蘇爺爺的事不正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持之以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追逐夢想的路上雖然艱辛,但是更不應該放棄。

追逐夢想,尋找自己的藍天。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不會遇到挫折,偶爾遇到挫折,就猶如遇到暴風雨般的平常。當人們遇到這種挫折、困難、憂傷、失意時,不要灰心喪氣,應該沉著應對。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相信自己,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而這片藍天,是人生旅途的終生伴侶,它將跟隨每個人走完人生路上的每一條布有荊棘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