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活動進校園

10月10日,我們剛上完歷史課,徐老師就組織我們去靜遠樓一樓參觀各種模擬實驗。

一進門,管理員就讓我們根據實驗裝置下面的解釋和說明進行操作。首先,我走到一個裝有不規則立體圖形的透明箱子前,蹲下來仔細看了看科學原理。原來這個模擬裝置是讓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而白光又是由光的三原色——紅、綠、藍混合而成的,利用立方體的不規則立面對三種原色光的不同遮擋便產生了絢麗多彩的塊面。我慢慢地把手探進了小洞,只見手的下面出現了綠色、黃色、藍色等不同的塊面,讓人看了忍不住去抓住那些好看的光。

還有一個叫“無皮鼓”的實驗裝置。它的做法很精緻。兩個圓環搭在一起,呈朱紅色,外面被鑲上了銀色的圓釘,內部白光閃爍,就像一幅完美的藝術品。當我的眼睛掃到“無皮鼓”這三個字時,我疑惑了:鼓沒有皮怎么想呢?那不就不是鼓了嗎?很快,我便知曉了答案。原來“無皮鼓”裝有一套光發射接收裝置,當用手做模擬敲鼓狀時,感應指光的接受或發射端光電開關就會給出信號驅動,帶有鼓聲的語音塊就會隨之發出相應的鼓聲。看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按照指示牌上去做:用手在“無皮鼓”上做模擬擊鼓動作,便能聽到不同的鼓聲演奏。我用左手在鼓的裡面用力甩了幾下,聲音渾厚;又在靠外側的鼓內拍了拍,聲音和前者大不相同,後者清脆婉轉,十分有趣。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手眼協調——筆畫”。這台裝置上有一個數字顯示器和一個形似兔子的圖形,下面有一個帶圓環的手柄。我看見前面的同學手握手柄,用鐵環畫完“兔子”。終於輪到我了。我手持手柄,還沒畫多少,顯示器就不停地發出警告聲。我開始煩躁了,胡亂地畫了起來,而“滴—滴—”聲音始終伴著顯示器上的數字。這時,一位管理員走過來對我說:“小姑娘,做什麼事都應該細心喲!況且你還是一名女生!”聽完這話,我的臉“唰”的一下紅了,腦海里浮現出我因粗心而成績名落孫山,我因馬虎而被人嘲笑,我因大意而被父母責罵……的畫面,但我卻依舊不肯丟下“馬虎”這個人。是啊,一個人的細心是多么的重要!好一會兒,我才回歸神來,對著正在看著我如有所思的管理員說:“對不起,我以後一定會改掉這個壞毛病的。”說完,按下了裝置上的重啟按鈕,鄭重地拿起手柄,又來了一次,我的心也隨之忐忑不安。快了,快了……到終點了!儘管有47次碰到了“鐵兔子”,但我卻依舊品嘗到了細心的碩果。

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紀念日。過去,多少人為了使中國繁榮而犧牲;現在,他們如願以償了。現在中國科學越來越高科技,歷代英雄們也可以放心了!親愛的同學們,中國的今日來之不易,讓我們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