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古韻

我和夥伴們隨老師來到上海等五市開始為期五天的寒假之旅。信仰佛教的原因,我為之心動的是寒山寺和拙政園了。

一路上,導遊介紹說:“寒山寺是蘇州名剎之一,建於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因為唐代僧人寒山主持住過這裡,後來又改名為寒山寺……”說著說著,我們的旅遊車在寒山寺碑前停了下來。隨著導遊的腳步走,我看見了一面牆.導遊連忙說:“這是寒山寺照牆!”寒山寺照牆像一道屏障聳立在山門之前,牆上嵌有三方青石,上面刻著“寒山寺”這三個字。不難看出三個字出自兩人之手,字與字間流傳著一個故事,方丈請祝枝山為寺廟題上名字,而祝枝山卻說一字千兩,方丈將僅有的兩千兩給他,他只題了“寒山”二字,“寺”是由陶睿宣補上的。繞過照牆,前面便是寺門。走過寺門正面為大雄寶殿,四側配殿對峙,莊重肅穆,四周嵌有花崗石碑。大雄寶殿是寒山寺的正殿,它正中三間有露台前身伸﹑露台中央各設有寶鼎,鼎內終日香菸繚繞,使寺院平添寧靜安謐的氣氛。這景象真是雄偉壯觀啊!我們沿著安靜幽雅的長廊,來到寒山寺鐘樓。鐘樓旁有寒山﹑拾得﹑豐乾三位僧人的石刻雕像。在鐘樓里陳列著寒山寺的古鐘。此時此刻,凝望著古鐘,我思緒萬千。我耳邊仿佛迴響起了“當﹑當﹑當”的鐘聲。我也不禁想起一首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拙政園之美,美在它的清幽,一通過拙政園的牆門和“通幽”“入勝”的腰門,我就會感受到一種寧靜、恬靜。拙政園的清幽是從歷史中透漏出來的,她的來由十分久遠,是從明朝的線裝書籍中飄灑出來的,是從那漆漆點點的紅木家具中盤鏇而來的,這裡池面寬廣,在亭台樓閣之間,在小橋流水之上,在樹木隱映之中屹立著一個寶塔。中部的花園從東部看是一山高過一山,從南面看是一山連著一山,從西面看是一山壓倒群山,正是印證了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這使我不禁想起語文書上的一段話“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

當時的神魂思緒早已被那清涼的風吹醉,心早已讓那柔美空靈的湖水挽住,讓那雜亂交錯而又美輪美奐的綠植吸引,為那古韻風味的亭子逗留。

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