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遊記600字作文

山西有非常多的名勝古蹟,但我覺得最奇特的還是那古樸的懸空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西遊記600字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山西遊記600字作文篇1

山西遊記之三

洪洞“大槐樹”

今天我們原路返回西安,順路去參觀了洪洞縣的“大槐樹”。

洪洞大槐樹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大槐樹被當作“家”,被稱作“祖”,被看作“根”。

一進大門,一個大大的“根”字出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根字影壁”。穿過二門,經過帝王蠟像館,過“連心橋”、“鄉思橋”、“望親亭”,來到了“遷民圖”前面。這個“遷民圖”可是大有來頭。在明朝的時候,由於戰爭後一些地方人很少,皇帝決定“遷民”,而當時洪洞人多,就選在了這裡。洪洞的人大部分不願意離開家鄉去其它地方,官員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不願意遷民的在規定時間到大槐樹下簽名,結果當人都來了的時候,士兵包圍了他們,強迫他們遷民,還給他們每人的小腳指甲蓋上劃了一豎,代表他們要遷走,他們被迫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大槐樹。據說,如果你的小腳指甲蓋是兩瓣的,就說明你也是從洪洞大槐樹下遷民出去的人的後代。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尋根祭祖。

很可惜的是,著名的“大槐樹”現在只是一個紀念碑,因為在400多年前的一次洪水把大槐樹沖走了,人們為了紀念就修了此碑,現在留下來的都是二代槐樹和三代槐樹。

我們穿過“古驛道”,繞過“石經幢(chuang),來到“祭祖堂”,在那裡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姓,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還去看了解(hai)州的關帝廟。這一趟山西旅行還真是有意思,好開心呀!

山西遊記600字作文篇2

走進平遙古城

我們全家坐了一天車,來到山西省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國目前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的古縣城。

到這裡已經七點多了,我們的大巴車不能開進城裡,只能停在城外停車場。我們坐著觀光車晃晃悠悠的進城了。只見在平遙古城外圍是護城河,裡面就是古城牆。進了古城就熱鬧起來,大大小小的店鋪,玲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觀光車拉著我們穿過很多胡同,來到一家客棧,客棧是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客棧內大多裝飾精美。

第二天,我們來到古城牆,古城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因其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為龜首,北門地勢最低為龜尾,東西四座城門是龜的四肢。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胡同構成龜甲上的八卦圖案。街巷格局,經緯交織,井井有條,主次分明。現在古城裡面還住著大約五萬多居民呢!

我們又來到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在這裡,我明白了票號就是古代的銀行,“日升昌”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中國民族銀行的開山鼻祖。

之後我們又去了古城中心的清代縣衙,這裡是縣太爺升堂辦案的地方,各種刑具非常齊全,還有關押人犯的牢房。在這裡雖然是白天,我也感到陰森森的。

走進平遙古城,就像打開一本厚厚的歷史書,那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

山西遊記600字作文篇3

游山西懸空寺

山西有非常多的名勝古蹟,但我覺得最奇特的還是那古樸的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恆山腳下,在渾源縣城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這座寺廟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進入管理區,從谷底遠望,懸空寺就像一座精美絕倫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層層疊疊的樓閣,只有十幾根顫顫悠悠的細長木柱在下面支撐,而寺院上方大片的赭黃色岩石,微微向前傾斜,仿佛就要塌下似的,讓人無不膽戰心驚。真佩服當年建造寺廟的設計師們,是怎樣在這樣的深山峽谷上修建了一座獨特的寺廟來的。

懸空寺的建築十分奇妙,它是採用鑿洞插木的方法構築而成,整個建築不用一根釘子,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谷,樓閣間以棧道相連。走在寺廟的棧道上,就像在雲上飄一樣,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因此,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自己腳重,木板就塌下去了。可是,儘管腳下“吱吱”作響,緊貼岩石峭壁的樓台卻巋然不動。聽導遊說,懸空寺之所以能夠懸空,那些撐在堅硬岩石里的梁木都要經過精心計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這些木料都是用桐油浸過,不怕蟲蛀,也有防腐的作用。因為寺廟緊貼著山地理位置好,兩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擋,即便有大風也不會對寺廟構成威脅。

參觀懸空寺,讓我由衷地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寺廟歷經了1500多年的風雨,它依然保存完好,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