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

8月16日,我們幸運草小隊的成員一起到梅園新村開展“繪紅色地圖,寫尋訪日記”活動。為大家整理了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篇1

游梅園新村有感

今天,我們啟明小隊去參觀了梅園新村紀念館。

還沒進大門,我們就遠遠看到了一尊高大的周恩來的銅像。銅像神采飛揚,莊嚴鎮定,從容不迫的革命偉人形象顯而易見。聽媽媽說這尊銅像高3·2米,重900公斤。是根據當年周面對國民黨眼線的監視,從容不迫地步出梅園新村30號的一幕雕刻而成的。

走進紀念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當年參加第二次國共和談的領導人物的一幅浮雕牆。整個畫面成s行,代表他們當年所走過的曲折的革命道路。四周還展示了許許多多革命同志曾經用過的物品和一些圖片資料。其中,有一幅周恩來和馬歇爾將軍等人去遠方開會的照片令我印象尤深。他們路過的一個小村莊因連降暴雨沒辦法順利走過去,其他國民黨的代表都有人抬轎過去,只有周脫下長褲趟水過去。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也正是有許許多多象周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先烈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走出紀念館,我們還參觀了周恩來和董必武曾經工作和居住過的梅園新村30號和35號以及第二次國共和談工作人員居住和辦公的梅園新村17號。真是頗有感觸啊!當年生活十分艱苦,但共產黨人們仍然報著為人民服務的心,默默地工作著,才取得了革命的最後勝利,有了今天的新中國。

如今的中國國富民強,欣欣向榮!我們能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國度里,是和這些不怕犧牲,堅持不懈的偉大的共產黨人分不開的。此時的我想起了那首深入人心的老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篇2

游梅園新村有感

星期天,我們雛鷹假日啟明小隊遊覽了梅園新村紀念館。

一進大門,只見一座雕像矗立在我們眼前。導遊小姐肖麗阿姨指著雕像問:“你們知道這是誰啊?”“蔣介石?孫中山?周恩來?……”隊員們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這時肖麗阿姨說話了:“大家聽好了,這雕刻的是周恩來爺爺他從容不迫地向前邁步。”我心裡暗自想為什麼要雕刻他走路呢?肖麗阿姨接著說“以前對面樓上住的全是國民黨特務,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敵人的監視下,但他毫不畏懼。我仿佛看到了周恩來爺爺在龍潭虎穴中,談笑風生出入梅園、緊張工作的情景。

國共南京談判期間,中共代表團有不少的活動經費,但他們從不浪費一分錢。他們的吃穿用沒有一樣好的,沒有一樣高檔的。他們認為,在自己身上節約,就可以給黨。給人民軍隊多增加些積累,解放區軍民的日子就會好過一些。就拿董必武爺爺來說吧:從國共重慶談判到國共南京談判,董必武夫婦一直用一條白底蘭花床單,前後用了十幾年,床單一再縫補,最後很破舊了,他們就把床單從中間剪開,將兩邊對縫起來繼續使用。

他們這種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篇3

游梅園新村有感

8月16日,我們幸運草小隊的成員一起到梅園新村開展“繪紅色地圖,寫尋訪日記”活動。

剛進梅園新村,就看到了一座周恩來的銅像,聽媽媽說,這是以周恩來爺爺當年走出梅園新村的照片為原型,表現出了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進入紀念館的第一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漢白玉浮雕,上面刻著周等領導人的雕像。浮雕上的風和雲象徵著他們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往裡走,陸續記載著周生平做過的偉大事跡。重點記載的是:19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年5月到19參觀梅園新村有感作文年3月以周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南京與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在國共談判的每一個回合,周恩來爺爺在原則問題上毫不退讓,而在具體問題上又善於採取靈活的策略。這體現了他一心為國,無私忘我的人格魅力。

紀念館的第二層,展示了一些周生前用過的一些東西,如:手錶、大衣、皮包……從他用過的這些物品中可以看出周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在談判期間,中共代表團有不少活動經費,但他們的吃、穿、用、沒有一樣是高檔的。他們認為在自己身上節約,就是給人民多增加積累。

眾所周知,中國開國就是周恩來爺爺。他不僅被中國人民所敬仰,同樣也羸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的魅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要緬懷周爺爺,就要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他的精神,使之發揚光大。

目睹了這些以後,我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呀!沒有他們這些老前輩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