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讀後感:《的時光在路上》讀後感:旅行的意義 認清自己900字

慢慢翻閱著作者充滿感悟的文字以及那些精心拍攝下來的照片,我們似乎也被帶引著進入關於這場旅行的回憶。

“境地”寫的是看得見的風景,高棉的落日紅得會掉下眼淚,聖特里尼的恍若天堂的藍白顏色,斯里蘭卡的仙境之地,瓦倫西亞的法雅節的焚城熱情,這些別樣風情,帶來的是厚重質地的震撼,只有真正的觸摸,才知道那份真實的存在感,打造屬於自己的旅遊節目,節奏路線完全由你定。

“浮生”寫的是邂逅的人,如同在風中抖落的秋葉般的人事,旅途不僅僅是到陌生的地方,還要遇見陌生的人,看著他們的說話,才發現我們長時間在一個呆膩的地方,自己漸漸變得像一個口語笨拙的兒童,因為心靈早已積塵。在人群中,你才能回歸,找到那個迷失的自己。

“絮語”說的是專屬的瞬間,點也踩了,人也見了,自己也不一樣了,多了些想法,有了想訴說的欲望,所有的感觸多來自於那顆行走的心靈。在旅途遇見的一些事,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關注點,才會多了份思考。

世界上有很多的風景,我們來不及去欣賞,所以我們看自己最喜歡的,得到也是最喜歡的感悟。同時旅行也是一段冒險的過程,去一個你之前沒有踏足的未知的地方,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麼,那是一份多大的勇氣。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經歷,那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因為旅行,是一個人的時間。而我們所做的是保存這份自己的珍貴時光回憶,偶爾去翻一下那些片段。

有的人以為的旅行是抵達終點,以為到達目的地就表示旅行結束,卻不知的旅行是啟程出發,在旅途,的時光,在路上。如果你只顧著奔向旅行地,卻忘記身邊的風景,那是一大損失。而你的回程,又是另一種旅行,如果你有興致,當你經過同樣的地方,又會得到不一樣的感觸。希望不要忽略歸路。

當然每一段旅途,最終目標,不是看了多少的風景,而是認清和獲取一個全新的自己,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現時忙碌的我們,總以時間不及,時間不夠的藉口,來告訴自己,旅行是一個不可能任務,其實我們的靈魂長期患著拖延症,等到暮年老矣或者身體倦憊,驚覺還未出行,不如現在,就在路上。

假如不能旅行,那就讀書吧。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