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後感

讀完了《狼圖騰》,我的心思隨著草原狼一起奔向了遙遠的蒙古大草原,內心中湧現出一股野性,恨不得自己就是草原狼的一員,在明月當空的晚上嗷上那么一嗓子。這本書最讓我感到吃驚的有兩點。

一,是作者對草原狼的熱愛,他能夠用非常多的時間去觀察狼的特性,習慣,全文按照主人公陳陣的思想來敘述整個故事,還加入了馴養小狼的想像。使全文內容更加充實。

二,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氣氛中,草原狼的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講述了人和狼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親情。

原先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像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讀《狼圖騰》,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了我的思想是錯誤的。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就像在實行孫子兵法。

同時它們也是忠實的,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忠實。不僅如此,狼也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狼有太多太多的優點值得人類去學習,可是人從來只看狼的劣根性,真是可悲的生物。還虧人與狼的近親狗生活了那么久。

我覺得這本書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示,任何物體都有好有壞,不能片面性的去評價它,還有我們要取長補短,使自己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