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春節之“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春節是中國的一年中最隆重中的節日,也是象徵團結、興旺和對未來寄予希望的佳節,人們過春節的方式和目的也隨之在改變。

過去

聽奶奶說:50年代時連現在最普通的、家家都必備的白麵粉都買不起,只能勉強吃豆面,野菜和窩頭是那個時代最常見的食物。那時家裡的人很多,都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那時大家都盼著過春節,因為過春節就可以不用穿帶補丁的舊衣服,可以買一件新衣服。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是他們改善生活的唯一方式,也是過春節最重要的目的和盼頭。

媽媽也說過:她小時候特別盼著過年,甚至到了掰手指頭數天數的地步,可見她對全家一起過春節是多么的渴望,因為過年就可以見到很多的親人。在媽媽的回憶里,除夕夜全家坐在一起吃飯、說笑聊天,大年初一去串門,走親訪友,就是童年時代最幸福的事情。雖然那時候沒有任何娛樂的設施,但是能夠有那樣的條件就已經很知足了。

我想: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幸福,有很多今天最平常的食物和用具都是那個時候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所以我們應當感到知足。

現在

在如今的生活中恨不得每天的飯菜都和年夜飯一樣,到了除夕夜年夜飯就更豐盛了,雖說算不上是饕餮盛宴,可也算是十足十的大餐,以至於春節以後吃上一個禮拜都吃不完,年貨也有很多:橘子、栗子、花生、瓜子等等。現在我們大多用手機簡訊、彩信和微信來拜年,這已經與中國傳統的串門拜年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人們過春節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溫飽上的需求,的是自身更重視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深層意義;我們渴望去通過電視、電腦來了解和體會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雖然現代快節奏的工作、學習生活讓人們一年到頭沒有幾次機會坐下來和親朋好友面對面地談一談,但是人們也懂得在繁忙之餘給親人一個問候,這也是人們渴望增進情感交流的表現 。

我認為:這就是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進步。

未來

我覺得未來人民的生活條件會更好,人們過春節時不會在吃的量夠不夠費心,而是會研究如何才能每一餐都攝入高營養、低熱量的食物,並且進行合理的運動。過春節的目的在我的想像中就是學著去繼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摒棄不良的習俗、保留優秀的習俗與品質,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直傳承下去。比方說,通過更發達的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及時分享的中華傳統文化資訊;我們可以用文字和圖畫表達出自己心目中美好的願望;我們大家會消除彼此間的隔閡,更加地相親相愛,等等。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創造出更美好、快樂、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好的環境中實現人類更高的目標!

過去的貧寒落後是我們現在奮鬥力量的源泉,我相信通過我們新一代青年的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我們的生活會更豐富多彩!我祝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願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