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特色作文

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春節的特色。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有關春節的特色作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有關春節的特色作文(一)

“百里不聽風,千里不同俗”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俗,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介紹廣州春節的特色吧!

按照老廣州的規矩,過春節從年二十八就開始了。真如廣州俗話說,“年二十八,洗邋遢”。

到了年二十九,人們可是忙極了人們第一件事是上街買又叫油角、煎堆、年糕、年桔、糖果,還有鮮花和年畫。

到了除夕那一天可真是熱鬧非凡啊!每家每戶都趕著做年飯,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或“福”字,屋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家吃團圓飯。

除此之外還要去逛逛花市。

遠近聞名的廣州花市到處張燈結彩,各色各樣的奇花異草琳琅滿目,粉紅的桃花,火紅的玫瑰,金黃的菊花……看,花市人山人海,真熱鬧啊!春聯,風車,花兒……花市里應有盡有。有的是溫馨一家子齊來逛花市,有的是甜蜜的情侶手牽手來逛花市,有的是小寶寶坐在爸爸的肩上逛花市……不少人拿著相機周圍捕捉美麗的瞬間。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著美麗的新衣,個個喜氣洋洋,見面拱手互問新年好,我和爸媽帶上禮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大人們還要給壓歲錢小孩

元宵節是春節的高潮,人們鬧花燈和吃湯圓,滿城花燈,花樣新潮,有冰燈、牛燈、馬燈,數不勝數,火樹銀花,我如入仙境一般。

春節結束了,我又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

有關春節的特色作文(二)

過年的時候,是我一年之中最期待的日子了,因為我們那裡非常熱鬧,還可以吃到還吃的臘八粥。

臘八粥裡面用的是小米、紅豆、葡萄乾、紅棗熬成的,撒上白糖就更加美味了,過年那天還要取出之前封存的臘八蒜用來做餃子吃,色味雙美,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吃餃子,我每次都可以吃很多這種餃子,因為外婆做的餃子實在太美味了。

而我們這些孩子過年,第一件大事是買飲料、糖果、瓜子、橘子、蘋果,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煙花鞭炮等,孩子們的世界就是吃喝玩。

家裡人都會在門上對聯,窗戶上貼上漂亮的剪紙,打掃家,擦玻璃,顯出了過年新年的一年到了的起風。人們都穿上了新衣服,村里來了買糖葫蘆的,人們幾乎都買一個。為你提供 這一天人們還要把買來的瓜子和水果拿出來招待客人。街上的燈籠燈火通宵,鞭炮更是毫不間斷。過年還要全家坐在一起出去串門,到了晚上十二點多,圍在一起表示一家人永遠幸福,香火興旺。

大年之際,家鄉還要舉行祭祖活動,感謝祖先們這一年的庇護和保佑,接著就是大型活動唱戲了,唱戲開了,簡直熱鬧得不得了,因為又是一個高潮到了,老人們齊聚在一起看戲,孩子們買一些鞭炮煙花小玩意兒。戲劇結束後,大年就結束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特色的春節節日,每年到這個時候,家裡人都在忙碌著,準備著過年這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這一天都會喜氣洋洋的,不能生氣,因為如果生氣,接下來的一年裡都會不開心了。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過年,體味我家鄉的風土人情。

有關春節的特色作文(三)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窗花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