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5篇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創作的科普讀物,該書將近代污染對生態的影響透徹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給予人類強有力的警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一)

《寂靜的春天》這本書是我托我班同學的爸爸借來的,它的作者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

《寂靜的春天》最觸動我的是開頭作者所虛設的那個故事。從前,美國的一個小鎮,森林茂密,草木繁盛,鳥語花香,景色迷人,人們會長途跋涉來這裡觀鳥;這裡的小溪清澈見底,也有人來小溪邊釣魚。但是自從有居民遷移到這兒開墾土地,這和諧的環境就被破壞了——魚兒死亡,鳥兒死亡,雞鴨死亡,春天來了,這裡沒有鳥的鳴叫,這裡死寂一片,這是一個沒有聲音的春天!

是什麼使這樣的悲劇發生?

是化學農藥!在書中,雷切爾·卡森仔細分析了農藥的危害,指出農藥儘管幫助了人們,但也給人們帶來了災禍!而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依然大肆地使用殺蟲劑,而且不加以正確的選擇,“好的”和“壞的”昆蟲都被殺死,使世界逐漸變成了“寂靜的世界”。

雷切爾·卡森在很多年前已經意識到殺蟲劑的危害有多大,難道我們今天還不醒悟嗎?難道我們人類真的願意自我滅亡嗎?

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用更科學自然的辦法“拯救”自己,用今後的行為“彌補”先前所犯下的錯誤,讓寂靜的春天變成鳥語花香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二)

本書由一個小故事開頭,講述了一個原本伴著鳥語花香的村落,因為人類的侵入導致了環境的惡化,最終林間小調歸為了一片寂靜。作者蕾切爾。卡遜是一位研究魚類和海洋資源的海洋生物學家,而非環境專家。《寂靜的春天》的發表引發的爭議堪比『物種起源』。特別是遭到了以環境為代價而獲利的人們的強烈反擊。然而,同時卡遜也喚醒了亟待拯救環境的人類。

人類的出現,推動了世界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類無疑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從鑽木取火到飛船上天,人類不斷的探索著世界。然而,伴隨著文明發展而產生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環境的惡化。

本書從DDT等殺蟲劑和化學藥品的使用角度,介紹了其引發了環境惡化的嚴重後果。

然而,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有那么多人只因眼前利益是自取滅亡。當事物的嚴重後果被揭示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如何採取措施來避免事故的惡化,而是麻木不仁的去否定不願接受的現實。環境問題如此,安全問題亦然。

殺蟲劑的使用的確暫時的消滅了某一部分害蟲,然而自然選擇是害蟲不斷進化,使一種殺蟲劑失去效力,接下來人類會再研製一種新的殺蟲劑,如此循環。然而,被稱作不會傷害人類的殺蟲劑最終會沿著食物鏈一級一級的濃縮,最終給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影響不是幾年,幾十年,或者幾百年能夠化解的。這與飲鴆止渴又有何區別?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今又有多少人為了眼前的小利而付出了更大的代價,有些投機可以理解,甚至賭博也不會輸掉底線,最可怕的是,自己鋪設了一條絕路。

任何事物,始終需要自我和他我的平衡。自然界的循環有自己的平衡,發展與環境的關係需要平衡,安全與生產需要平衡,正電荷需要負電荷平衡,甚至是抽象的感情都需要平衡,有些平衡一旦打破,則會產生嚴重的不想要的後果。

事出有因,不錯的。大自然不會無故的懲罰人類,事故也不會憑空發生。種何因,收何果。有些事故的發生歸於無知,最不可接受的是明知故犯。無論是責任心的喪失還是利益的驅使,都只能說是目光短淺。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三)

很久以前,當我還在看科普連環畫時,就看到了《寂靜的春天》這個名字。自此,我就一直想看到這本書。如今,我從學校借了一本讀完了,感想很多很多。

在這本書寫成的時候,美國的農藥使用極度發展,因此產生的環境問題不斷湧現。作為二戰後環境保護的先驅,作者忍著癌症的病痛,勉強寫完了這本書。書中以生動的語言、詳細的事實揭示了濫用農藥對地球上方方面面的破壞。從土壤到水中,從環境到生物,從植物談到動物,在談到人類自身。這層層論述讓夜裡閱讀的我頭皮發麻——我們生活的環境竟被我們製造的並超越了我們控制的怪物浸潤著!

據說,本書出版後因其作者和內容從備受抨擊——但公眾的環保意識還是逐漸地被喚起了。但是環顧眼前,我們腳下的路,和當年的美國,又有何區別?

如今,在中國,濫用化學物質並把它加入食品中的事屢見不鮮。食品安全問題幾乎成為了中國人最擔心的問題。而環境保護也令那些可能受影響的人憂心忡忡。為此,人們不惜發生“群事件”。

後來,我看了一部紀錄片,片中討論了吳哥窟以及整個帝國衰落的原因。其中主要支持一種觀點:他們太依賴於費了大力氣修築的灌渠了,以至於那些逐漸形成但難以很快被解決的淤積很快使得全國的水利系統崩潰。文末一句話讓人感慨尤多:如果我們只能靠某一種技術生存,那么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雖說我不希望這事發生,但試想如果我們失去電能,恐怕生存情況會比以前糟糕,尤其在城市中。

總之,科學總是任人擺布,無所謂對錯,只有先進與落後之分。讓我們充滿地球每一角落的是它,讓我們之中某些人沒落的是它,讓我們更脆弱的還是它。

希望地球上多一份清水綠草,少一點為追求利益而喪失的理性。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四)

毫無疑問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經常在看到一隻小昆蟲,就像剛剛從耳邊嗡嗡擦過的蚊子之後想起這書中提到的關於殺蟲劑激烈的聲討,而不再只是想是要徒手把那隻蚊子拍死算了,還是去點盤蚊香。

作為一個學生物專業的,我們很早就在生態學課上了解到許多關於環境與經濟利益不論是個人利益還是民眾利益相衝突的實際例子。比如內蒙地區的過度放牧導致的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捕獵珍稀動物破壞生物多樣性結構;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將沒有處理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大自然中等等。儘管我們也得知國家原先對於經濟發展的要求是“又快又好”過渡到了“又好又快”,但環境問題還是不容樂觀,大多數人短淺而自私的眼光只把目光集中在當前和自身上,對於環保仍未提高重視。

回過來說《寂靜的春天》,這讓我對環境與利益的衝突的認識達到了新的一個高度。書中將殺蟲劑和殺草劑這些人類引以為傲的發明對人類自身的危害和利益之間的用科學的論述加以辨析。我毫無疑問是RachaelCarson的擁護者。但同樣毋庸置疑的是這與高速運轉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這不但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同時還是高速發展的,當你看到溫州的爛皮鞋造就了所謂的“東方猶太人”,你就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們追求廉價,也就是說效率已經取代了品質的地位。

同樣是為了效率,農作物必須也要遵守“合併同類型”自動歸類,單一的耕作方式,在帶來效率產量的同時其實也會掉了自然的格局與平衡。我們很容易想像,如此低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在任何一種相向的矛頭下都會順利倒下,只要有開始的幾隻松線蟲就能順利拿下一片松樹林,只要幾隻蝗蟲就能使中國歷史上出現無數次饑荒,當然為了使能量最多的流到我們的生產鏈中,任何雜草都是可憎的。所以殺蟲劑和除草劑的誕生顯然是歷史長期演變的必然選擇。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化學試劑的濫用。在殺蟲劑發明的初期,那些懂得這些化學品危害性的專家都只顧及小問題,而不聯繫大問題,利慾薰心的製造商和剛被工業革命帶來的重重驚喜搞得暈頭轉向無知人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供求關係。人們不知道這些“高科技產物”已經高級到地球都控制不了了。這些難降解的藥物,不但能殺死昆蟲鳥獸,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像惡魔一樣進入到要還的生理過程中,之後通過生物鏈擴散到全世界地上地下各種生物非生物上,當然也包括人,據研究未出生的胎兒體內也能檢測到殺蟲劑的化學成分的存在。

隨著科技的發展,已有許多殺蟲劑的代替品或防治手段被接連創造出來。尤其是許多生物的防治手段,將危害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就像書中最後提到的一樣,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控制自然”這個詞是一個妄自尊大的想像產物。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盡所能尊重並保護我們的自然。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五)

最近,呂老師推薦我看一本書,叫《寂靜的春天》。拿到這本書,一看書名,我就覺得很好奇。因為春天一般都是生機勃勃的,為什麼會寂靜呢?出於好奇心,我趕緊看了下去,想趕緊在書中找到答案。

其實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是很深奧的,我發現裡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東西。但是,裡面的一些情節還是給我留下來很深刻的印象。

美國作家卡遜在書中描述了這么一個故事:在二十世紀中期,為了追求莊稼的產量,人們大量使用農藥DDT,使得整個生物鏈被破壞。魚兒和蟲子生活在這種被污染的環境中,體內都富含了許多DDT,鳥兒吃了這種魚或蟲子,都被毒死了,所以,這個春天沒有任何鳥兒的蹤跡,聽不到鳥的歌唱,所以,這個春天很寂靜。

我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可是,我的腦海中又蹦出一個新的問題,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呢?我趕緊上網查了資料,原來在春季的一天,作者卡遜的一個做護林員的朋友告訴她,這個春天沒有任何鳥兒的足跡,連蟲子都很少出現了。而作者從小就喜愛研究生物,她知道了這個訊息後,感到非常奇怪,於是,經過調查,她知道了答案,就寫下了這本書。

書中描繪的情景好可怕啊!我難以想像如果地球上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們又該如何生存啊?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她,讓她不受到污染,讓每個春天都有鳥兒歡唱,永遠都不要有寂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