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聚會,劇終離散——讀《致愛郭敬明》

看《青春散場》真是看得很不是滋味。

關於郭敬明的“抄襲風波”略有耳聞,先是《幻城》抄襲顏歌,再是《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近來又說《夏至未至》也是抄的。前面兩則我不支持也不反對,因為畢竟可以拿出證據來顯擺,最後一條則是有些過分。

這是後話。

有些人的蛻變需要一輩子,郭蛻變的時間很短,只有兩年。也許他原本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吧,有那么好讓人驚羨的天賦,他似乎天生就是操縱文字的好手。看他的三本書都看哭了――簡直是賺人眼淚,裡面的每個情節都很煽情但不是矯情。我們在螢屏上看他善良明媚燦爛的微笑,fans一邊感懷這笑容里有多少多少辛酸云云,說不準――笑容背後就是空洞和冰冷?時間是可以改變一切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如果當初在“新概念”領獎台上初露鋒芒的郭和我們追捧的公眾人物郭是同一個人,那么如何不見當初他臉上的冰涼和一點羞澀,如何可見他在記者的重重逼問下的侃侃而談?

單從書里看,郭其實是個因為某種心態而驕傲,而且相當混亂的人。他從小在“皇帝的新衣”的追捧下成長成一個倨傲的人,如同他在《幻城》里自稱的“我”,是萬人膜拜的王。所以,他一直不懂得別人,即使他承認《夏至》是他成長的寫照。的確,看到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可以想到這個結果,可是這個是小說,所謂小說就必定不可能完全是真實的,作者寫的時候大多會帶一點自己的影子,《夏至》里這種影子就比較多,也就是說《夏至》或許就是郭用來邊賺取眼淚邊澄清“抄襲風波”的,那本書里的結局是因為傅小司言語中傷立夏然後立夏離開,最後所有的朋友都離他而去。事實不是如此?

郭在成名以前有很多朋友,有他的同學也是一直以來最好的朋友小a,有清和,moon,還有“榕樹下”的很多文筆知交,如顏歌、一草、霍燕、許菁,甚至甘世佳、周嘉寧都是。曾經是那么好的朋友,最後也終於抵不過利字當頭。顏歌嬉笑著看掌紋精準預測出郭的命運,卻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自己第一個離開他。真的是一個很會傷害別人的人,對待許菁、霍燕,還有兩年來的好兄弟一草,絲毫不顧忌,所以,不得不一一離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容不得他人說三道四,你一樣,他們也一樣。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王子或者公主,總想要所有人為你付出,事實不是,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對自己期望太高了往往會受到現實更殘忍的報復。

是,兩年時間你和他們都長大了,成熟了,最初的真誠也沒有了,彼此恩怨、報復,每個人心裡都還銘記這一點感動,還記得當初也曾擁有過幸福和快樂,最後變成如假包換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怨不得誰。

或許單從一本書里看待一個人是有些主觀,我也欣賞和驚羨四維的文字,可以把人感動得一塌糊塗的文字。只是――和朋友的情誼真的比不上所謂名利?也許一生里放下一些讓人尷尬的細節,就可以追回那一個足夠隔閡一輩子的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