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尊敬的阿嬤

從沒想過,窮苦的日子,可以如此智慧的活。這位阿嬤令人尊敬,她教會了我許多。

阿嬤語錄:“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因為是自己的人生。”

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人迷失了自己。他們的人生,不能因為自己怎么想而活,他們活在他人的生活里。因為他們實在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了。

今年春天,大家迫不及待的脫下外套。一次我們去濮上園玩,別人都穿了短袖,只有我穿了一個秋衣。媽媽便說:“你看人家都是短袖,都笑你傻!”我卻不然:“人家愛怎么想怎么想?反正我已經穿著來了。不能因為別人想什麼?我再換一件吧!”沒想到我與阿嬤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看過一個故事。約翰想剃鬍子,可是他害怕明天上班時同事會嘲笑嘲笑他。糾結了一會兒,它還是剃了。第二天,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結果所有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沒有人談論他的鬍子。他好奇地問一個同事:“你有沒有發現我今天有什麼變化?”那個同事將他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感覺沒什麼變化。“你再看看》”“喔,你剃鬍子了。”這個小故事想告訴我們的就是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其實這個道理很好懂,我們是普通人,沒有人天天閒的沒事關注我們,通常是我們自己胡思亂想。

阿嬤的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因為這句話十分有智慧。

“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

我們幫助人的時候,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感激,對別人體貼時亦是這樣。體貼是什麼?關懷,體諒,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使對方感到舒適滿意。可是人們往往用體貼去“綁架”他人,我體貼你了,你必須感謝我。漸漸人們便形成這種心理,有的人要精神感謝,有些人要物質感謝。如果是這樣的話,不久便不再存在體貼。

體貼他人時,我們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最初目的,反而有了一些別的想法。殊不知,真正的體貼怎可察覺?鈴木二建的想法與阿嬤不謀而合:“所謂關心,就是對別人的體貼之心。體貼不是煞有介事的,而是細微的,不露聲色的。”

我對阿嬤的想法完全贊同,這才是真正的體貼。而我們所謂的體貼,不過如此。

感謝阿嬤,我分享了她的智慧。

附阿嬤的話

“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人生就是總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