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幾天前,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周恩來的故事》--書,感受很深,受益匪淺,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周恩來青年時代成長的故事。它讓我更深一層的了解這位偉人--周恩來。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周恩來年僅九歲,就開始料理家政,而且當時周家已經是債台高築了,借貸無門,只能以典當為生。試想,一個才九歲的孩子,還沒到獨立的年齡,卻要用自己雉幼的肩膀,去幫父親支撐起一個快崩潰的家!可想而知,周恩來的童年時多么苦難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現在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在家裡倍受關愛,不必為家事操心,只管好自己學習就行了。實在太幸福了!

是我感受頗深的另一點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周恩來小小年紀,就懂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道理,還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自己的志向。而現在也有當科學家,作家之類的遠大理想,但實際行動上那又怎么樣呢?做人不要老是開一些空頭支票。周恩來那時候,他上國中時,英語、作文成績都是倒數幾名,因而使得總分拉得很低,但他只用了半年時間,英語、作文成績就趕上來了,成了班上的“狀元”。這是因為他天資聰穎嗎?不,是因為他有勤奮好學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每天,周恩來在身邊都帶著一本英語單詞書,一有空,便拿出來學習,直到爛記於心。由此可見。對我們青年來說,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了這兩條,我想我們就一定能夠把今天要做的事的做的更加出色的。

當我合上《周恩來的故事》這本書時,心裡不禁充滿了對周恩來的無限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