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那座名叫自己的島嶼 ——讀《你是最好的自己》有感

或許我們只有真正失去了,才會懂得那些一輩子捨不得的人,心理的擔憂和悵然。

這本書並不是老師推薦的書目,但因為它與其中的一本書名相似,便一同買回來閱讀,合上書本時一種瞎買碰上死耗子的跟手從胃裡翻騰上來,我愛上這本書,它賜予我無限的正能量,使我深留其中無法自拔。

我與作者經常有著相同的感受,不知道十多歲的年齡差為什麼會有一樣的感觸。世界變化的太快,是城市中生活的孩子早就看透了都市生活的殘忍與歡快。想要在都市中有所收穫,能夠立足,那你的人生一定馬不停蹄。

做一件事要服從當下的情形和環境,再努力奔跑的人也終會有停下來撐住膝蓋喘息的時候。不過沒休息之後要向再跑出來,就會力不從心,而如果不停頓咬著牙一直跑到終點,你是不會感覺太累的。這句話真的是真理,當你停下喘息的時候,總會有別人超越你,當你整裝準備重新出發的時候卻再也找不回當時的位置,自己當時努力拚搏的一切,並其他超越你的人埋沒,你感到迷茫,然後放棄。當年的輝煌不再有,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去尋找自己。

朋友們都在這個暑假裡出去旅行,遠到美國,律賓,韓國,近到日照,青島,長沙。所有人都在講旅行,但最終的落實,也就是如果客一般留下影像。每一個人我們認為陌生的遠方,其實都是別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巴黎。城市與城市,目的地與目的地相對天異,旅行的地理,應該是一個找尋不同的自己的過程。

有一個朋友因為長得難看,經常被同學們排斥,衣服穿得土氣,他的童年是在無數同學嘲諷與挖苦中度過的,他的作業本發下來一定有人故意踩上幾腳。他身邊的朋友,都是長得帥的男孩子,他們樂此不疲的在他身上找優越感。但朋友的性格好,及時被過激的嘲笑,也並不生氣,一副不關己的樣子。

他唯一的有點就是讀的書很多,只是淵博,喜歡種花。上了國中後,他憑著他度過的書在他的班級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植物演講。他變成了閃著光的人,你說不出他哪裡好看但就是覺得她身上有滿滿的力量。朋友就一直這樣活著,學業突飛猛進,最終考進來他理想的高中。

經過時間的洗禮,你會發現,真正的美不是精緻的妝容,不是高挺的鼻樑,尖尖的下巴,不是一件得體的西裝或昂貴的裙子,而是有了一個屬於你個人的標誌,它可能是身上的氣味,說話時的眼神,它在宣告,在你的世界裡,你是唯一的主角。

生活本身就比電視劇來得精彩,那些曾經失卻的回應在平行時空已經給了肯定的答案,你想要的東西緩慢出現但終將到來。

身邊的人,事太多存在變數,你根本無法知曉刺客的擁有下一秒是否還存在。最穩定的安全感,其實是對自己的依賴。

你要尋的那座島嶼,就在自己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