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創新的誤區

近年來,創新是一個時髦的話題。從中央到地方,創新也成了各種場合領導的口頭禪。作文也如此,書市里,各種創新作文充滿了書架,一派蓬勃景象。xx同志講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的確,創新很重要,文藝更需要創新,學生作文也是如此。然而一些學生的作文常常走進誤區,弄巧成拙。

一、劍走偏鋒,強詞奪理。

觀點的新穎是無可厚非的。為了追求觀點的新穎,教師給學生傳授了很多思維方法。其中影響學生最大的恐怕是所謂“反彈琵琶”的“逆向思維”。於是不少學生將其奉若神明,隨意歪曲,讓人啼笑皆非。例如高考作文“誠信”命題,有些學生就善於反彈琵琶,來個《且慢講誠信》。文章寫到:“誠信”害死人,俗話說,兵不厭詐,諸侯爭霸時宋襄公講誠信,結果落得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又列舉今天講誠信吃虧的例子,試圖證明“誠信”未必真需要。雖然語言簡練典雅,但讓人感到有些強詞奪理。

其實,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看待事物都需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這種執著一說,看似新穎,如果立場不正確,恐怕要弄巧成拙的。

二、忽視積累,鄙視模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寫文章容易,寫好文章的確是不容易。短短的一篇文章能反映出作者知識和人格。有位外國資深編輯曾說過:任何一篇作品到他手上,他都能一下子看出作者心中是否充滿對人生、對世界的愛。可見,文章難也不難,關鍵看你的知識和情感積累。有了知識和情感積累後,要多讀優秀作品,學習他們的表現方法,使自己的文章結構精巧,表現力強。但一些學生刻意創新,忽視積累,語言晦澀,讓讀者如墮雲裡霧裡。這種拋棄了知識和情感積累的創新是難以獲得讀者的認可的。

三、胡編亂造,貽笑大方

作文需要聯想和想像。但學生作文的創新過程中,有的同學胡思亂想,甚至亂用術語,胡編亂造,貽笑大方。例如有的學生看到文章有較多的引用往往能得到教師的讚賞,於是杜撰名人名言佳句,企圖矇混過關。我想這樣的文章無論如何是難以得到認可的。還有的學生特別喜歡外國名字,主人公都是“露司”“喬”或者乾脆是英文,然後開始杜撰主人公的驚險生活和動人故事。可能這也是作者的想像,但文章如果能反映自己生活,表現出自己對人生的思考不是更能打動讀者?

四、不倫不類,莫名其妙

談到創新,有的同學還試圖在文體上創新,有的雜糅戲劇、小說、詩歌和散文,寫出一些不倫不類的文章,讓人莫名其妙。其實,高考作文的改革,實行話題作文的第一年對文體的要求是“不限文體”,第二年就改為“文體自選”。只改了兩字,意義不同尋常。文體自選,要求學生能自選一種能發揮自己優勢的文體。這種方法能促進個性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所以,學生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文體,掌握文體的規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寫出文體的“個性”。這本身就是創新。

作文創新不可少,但惟有寫真情,表真意,關注社會,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創見,真正實現作文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