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里,湧現出無數傑出的人物。他們是人類的精英;他們像熠熠升起的燦爛群星,放射出綺麗的光芒,照耀著人類,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著人類的進程。一絲不苟的愛因斯坦,好學不倦的富蘭克林,愛國的居里夫人……他們都給予我們無限的啟迪,陪伴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而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牛頓。

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

有人說:“影響人類的三個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中了牛頓,還有一個被賈伯斯咬了一口。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從古至今,時尚從不缺聰明人,要知道,蘋果絕不僅僅只砸中了牛頓。那么,為什麼只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而其他人沒有呢?

也許牛頓曾說過的一段話,能給我們以回答: “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牛頓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還懷有最純真的那一份好奇,對生活中的種種事物,他不是似懂非懂的習以為常,而是始終鍥而不捨的追根溯源。那么,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又是在什麼時候停下了我們探索的腳步呢?

你還會問,魚為什麼不生活在陸地上嗎?

你還會問,為什麼天上的棉花糖會變嗎?

你還會問,山的那邊麥的那邊是什麼嗎?

一個個最簡單的語氣語調的輔助符號工具,一個個看似傻傻的問題,正是人類開啟科學大門,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啊!

你還記得這些笨笨的問題嗎?

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塊大石頭?

為什麼水開了,壺蓋會跳舞?

為什麼風箏能飛上天?

我們學生要保留一種懷疑求真的態度。我們把一切都當做是“原本就是這樣”。但是我們卻沒有想過,為什麼是這樣。我們把一些東西當成“事實”來接受,好像亘古就是如此,卻沒有一點質疑,或是沒有一點思考與好奇。長期處於一種慣性思維,人的思考就會越來越少

好多人在成長的路上好奇心被人們所說的“事實”無情的泯滅。喪失了好奇心,我們就會被現有的思想所局限,創新能力就會越來越差,發現的新問題也就會越來越少,那就則好奇心也就越來越少。作為祖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的我們,失去了好奇心,失去創新,那么社會、民族、國家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呢?

孔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做一件事情,不僅要知道怎么做,更應該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人人都一個模式,一個思路,就不會出現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了。熟能生巧,傾注自己的思考,你就會越來越卓越,當卓越到達一個境界的時候,創新也隨之而來。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不斷地在已知的世界中,探索未知的知識;在無限的好奇中,發現有趣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