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吶喊為話題的初三作文

篇一:

聲音無處不在,大自然中的風聲雨聲,蟬鳴鳥語;生活中的歌聲書聲,親人朋友的安慰鼓勵、批評;這些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令人終身不忘。

我們人類的母親——地球。她是我們生命的希望,如果沒有她,就沒有如今的人類;如果沒有她,就沒有如今的中華民族;如果沒有她,就沒有如今的各種生物;如果沒有她,也就沒有如今的中華兒女。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本應該保護地球母親,可現在呢,人類不顧一切的去親手摧毀她、折磨她,讓她也沒有了生命。聽,這是誰在呻吟,走近一看,原來是小魚兒在呻吟:“快來救救我吧,我馬上就要葬於這沒有生命源泉的大海中了。”人類呀,你們是否也見過這種情況呢,如果見過,你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聽,這又是誰在哭泣。噢,這是從森林遠處傳來的,仔細一聽,原來是樹在哭泣:“人類呀,請給我們新的生命,讓我們茁壯成長。”人類為什麼一定要把所有東西占為己有呢?如果這樣大樹們將會奄奄一息。聽,這又是誰在掙扎。細心一聽,原來是小河在掙扎:“人類呀,請你們不要污染我了,我真的不想傷害我身體裡的小生命,更何況我可以滋潤土地,讓花草樹木茁壯成長。”人類呀,小河都這樣掙扎了,難道你們還要繼續破壞下去嗎?讓它們沒有生存的餘地。

人類呀,她是我們的母親,不惜花費自己身上的一切血脈來哺育我們,讓我們有生命,也讓世界萬物生活在自由暢快。我們應該盡全力保護她,不讓她受到一點傷害,而其結果恰恰相反,不是我們在保護她,而是我們在糟蹋、浪費、毀滅她。人類呀,如果這樣下去,她沒有生命,而我們人類也將在這裡永遠消失。

她時時的在呼喚我們人類,我們人類應該行動起來,保護她,不再浪費她,應該珍惜她。

來自心靈深處的吶喊——保護我們人類的母親,她是我們生命的希望;她是我們生命的血脈;她是我們生命的源泉。

篇二:

我喜歡大海,因為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還聽說海灘上能看見海龜、海星,而且枕著海螺就能聽見大海的澎湃聲,一直想去大海,去擁抱大海,光著腳丫走在沙灘上,讓海水拍打著腳丫,聆聽海的聲音,還要撿回海螺精心珍藏,想聽大海的聲音就取出。

去年,爸媽幫我實現了願望,我們來到了河北秦皇島,聽說那邊的沙子特別細,天特別的乾淨,水特的藍。我的心情別特別激動,想著要去看大海,整宿都沒能睡著,但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擻,一路上,我愉悅的心情像跳動的音符,看什麼都是美好的。

來到海灘後,一下了讓我目瞪口呆,天啦!真是人山人海啊!如新聞上說的一樣,就像一個大鍋里煮著無數的餃子,我的心情一下子從雲端跌到谷底。爸爸勸我說,中國人多,哪邊旅遊景點都一下,不管怎么說來一次海邊也不容易,爸爸還專門請假陪我,花了那么多錢,走了那么遠的路,將就“擁抱”一下大海吧。在大人的陪同和幫助下,我挪著步子往水裡走去,感受著海水拍打我的腳丫,正玩著,突然一陣海浪衝過來,隨之而來的不是海龜,不是海星,也沒有各種貝殼,只看見了在水裡上下翻滾的易拉罐和塑膠袋,嚇得我趕緊往沙灘上跑。這時,浪花衝擊沙石的聲音仿佛是大海在痛苦地呻吟,滾滾而來的浪花仿佛是大海在訓斥著人們:“為什麼這么不愛護我們,海水不再是湛藍的了,海魚海蝦全部都離我而去了。”

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問爸爸眼前的大海為什麼和書上描述的不一樣呢?爸爸說,因為人類不注重保護,許多海域環境都被破壞了,而且污染給人類和海洋帶來許多危害,它使海洋食品中聚積毒素,人食用後會得病;海產品逐漸減少,人們能吃到的魚蝦越來越少;海洋浮游生物死亡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減低,加速溫室效應,改變整個海洋的生態平衡。但人類為保護海洋正在做出種種不懈的努力,包括禁止向海洋傾倒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之後再排放入海。

當晚,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對大海許了個願:我們都會來保護好海洋,一定會給讓大海更加清澈與湛藍,鳥兒能在上空翱翔,魚兒在裡面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