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作文

我的中國夢作文(1)

古有陶淵明的精神夢界“不為五斗米折腰。”而今,我們的中國夢在精神世界裡該是怎么樣的呢?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中國自己有自己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的夢想有高低,但沒有貴賤。如果,中國夢要渲染一種色彩,它必然不是單調無奇的。所謂"萬類霜天竟自由。"它必然是一派"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色。

有的人因處境艱難,遺失了美好的善良品格,忘卻了"窮且益艱,不墜青雲之志。"殊不知,"李小二"的力量,其實你的力量就是中國夢中不可或缺的源泉。我們會沉迷在虛幻的世界裡,那是一副民風淳樸的風情畫,倚南窗的翠翠,她的愛情是自然,朦朧,執著,纖塵不染,如水晶般純潔透明。是啊,呼吸著蔥綠山林濾過的空氣,蹋著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紋鮮活的吊腳樓上,可是這只是一個虛幻的愛情故事嗎?分明是借著翠翠這個人物讚揚美德。那裡有渡船老人的善良樸實,那裡有老黃狗的忠誠……一個民族的美德,不也是要靠這樣傳承下來嗎?

讓我們看看“世世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如果是這樣,我們那還會有中國夢?我們一味抱怨世人的現實無情冷漠,我們意味隨波逐流,又怎么看得到桃花源,人生的境界又怎么存在?莊子有“萬物都有所待”如果我們沒有精神世界的憑藉,有何來中國夢?記住“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可是我們的精神世界要妄想嗎?

如果,我們體內移植了葉綠體,我們站在雨水中就可以得以生長,鑽出草叢就可以自由光合作用,行屍走肉的苟延殘喘般的日子,我們能接受嗎?雨水打濕了我的衣襟,那是一個裹住沒有血肉的靈魂,別里科夫偌大的眼鏡阻擋了思想的蔓延,在規矩中死去,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不!盲目的跟隨潮流,讓我們喪失了自己的個性,一個民族沒有了個性文化就是一盤散沙。單單按照老師說的做,又怎么又興盛的思想和進步?我們應該大膽提出想法,誰說,光敏電阻就只不能作為戒指的材料呢?如果,這樣"物質財富"上我們將有新的突破。

我們是興盛的太陽,會有“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那么,中國夢不再遙遠。

我的中國夢?不,是你的,我的,他的,大家共同的夢。因為它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搭建而來,我們的“桃花源”又怎么會是一場夢呢?

初三:肖健

我的中國夢作文(2)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我國號稱這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卻不是世界第一強國。而美國人口也不多,卻是世界第一強國。我才認識到其實人多力量不一定就大,只有團結力量才是最大的。中國的人口那么多如果團結起來,那我們的力量就會大得驚人,相反如果都各自顧自己的利益,那么那種後果也會令人恐懼 。

21世紀 ,我們要把目光放好 現在不是人多力量大的時候了 而是團結力量大,中國人都要團結起來 ,才能實現國家強大與富強,讓人多變為我們的動力 而不是我們的累贅。只要各個民族團結起來 那我們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 沒有人能江我們打敗。不要被自己打敗。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為來就靠我們這些年輕人 這些祖國的花朵。毛澤東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年輕人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就想早晨七 八點的太陽。

中國的發展能力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作為祖國的未來不能把這種能力丟失。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精神,我們可以被打死 但是不會被打敗的。未來的中國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要為之奮鬥。

初三:羅增光

我的中國夢作文(3)

我的中國夢《長征》觀後感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勇敢追逐夢想的民族,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懷抱偉大夢想,不斷奮鬥。無論是近代以來,1840年的炮火驚醒沉睡國人,還是此後的一百多年的民族解放全國運動,乃至今天為祖國建設出力的棟樑之才……無數炎黃子孫,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前仆後繼,奮鬥不息。近日,我觀看《長征》這部影片,深深地被影片中紅軍戰士那種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艱難困苦,勇於犧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動。

雪皚皚,夜茫茫。高原寒,炊斷糧……多么艱苦的生活啊!可紅軍戰士們為了民族復興,革命理想高於天!《長征》概括性地講述了中共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長征的初期,由於錯誤軍事路線的領導,使得紅軍遭受了較大的損失。痛定思痛,紅軍總結了前段的錯誤,逐漸恢復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四渡赤水巧妙擺脫追堵,並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批評並改正了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確定了符合現實的、符合黨和紅軍發展的道路,並且健全了黨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原則。但事情的發展並非從此順利,在與四方面軍會面後,又出現了張國燾企圖分裂黨、分裂中央、分裂紅軍的行為。面對這樣危機事件,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及時果斷地處理、化解了危機,既是領導人卓越的體現,又是組織力量的體現。長征期間共產黨堅持思想統一,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堅持密切聯繫民眾,堅持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爬雪山,過草地,入不毛之地,闖土匪聚居地,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開始了新的革命過程。在翻越長征途中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後,毛澤東寫下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偉大詩句,既是豪邁的個人壯志,也是走向新征程的偉大信心。紅軍長征的豐功偉績是千古唯獨,萬世無雙的,紅軍長征的壯烈和堅韌是驚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是凡人難以想像、難以理解的,紅軍長征的精神是舉世齊頌、萬國同歌、億民共贊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展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偉大天兵神威,翻開了中國共產黨從艱苦走向勝利,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頁,宣告了趕走日本帝國主義、推翻蔣家王朝,中華民族不是東亞病夫,而是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之子。

在看《長征》影片時,我高興、悲戚、感動、流淚。如今,時過境遷,新中國成立已經64周年,一個人、這代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仍然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XX年2月19日,XX年“感動中國”人物揭曉,獲獎者中既有人們熟悉的英模人物,也有深入基層挖掘出來的平凡楷模,新時代的長征精神在當代大放異彩:

羅陽,用生命托起戰機,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航空英模;

林俊德,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科學家;

李文波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為氣象觀測做出巨大貢獻的海軍氣象工程師;

張麗莉,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民贊為最美女教師;

陳家順,為保障農民工利益,多次到企業臥底打工的“民工”局長:

陳斌強,堅持五年背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

何玥,因病去世並把器官捐獻給他人的十二歲女孩;

高秉涵,備受思鄉之苦,為上百位老兵帶回骨灰的台灣老兵;

高淑珍,堅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撐起愛心小院的農家婦女。

周月華、艾起夫婦,為了給村民帶去醫療服務,在鄉間行醫20年

無數的人都在為中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都在為自己的中國夢而奮鬥,毛主席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是的,我們祖國新一代的人才!,需要沿著像萬里長征一樣的路走很久很久,長征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而真正開拓祖國的義務,就在我們手中。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鬥、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用心編制屬於自己的中國夢。

寧夏銀川賀蘭縣賀蘭四中初三:馮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