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善意插錯了枝頭

善意有時候,是一股清泉滋潤你乾涸的心田,讓你感受被關愛的溫暖;

善意有時候,是一縷春風帶給你追求的希望,讓你感到人生的飽滿;

善意有時候,是一處亮光打破你黑暗的寂寞,讓你感到前程的光芒;

善意對於我們來說是令人嚮往的,因為別人的善意可以在困境之中拯救你,在你失落之時幫助你,在你無助時讓你擁有或看到希望。善意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名詞,它寄予著別人的力量,憑著這種力量可以幫助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可是善意有時候又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插錯了枝頭。

在生活之中,我們有時候往往出於好意去做某件事情,相反卻添了倒忙。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則例子:一位姐姐為了幫助自己的妹妹提高學習成績,每當妹妹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時,姐姐就會給她做提示,她沒有想到這樣會讓妹妹養成了不善於思考、對問題不感興趣的習慣,以至於妹妹的成績根本提高,反而下降了。這位姐姐本想給妹妹帶來進步的階梯,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能夠在溫暖的教室里茁壯成長,什麼重擔都自己挑,什麼壓力都自己扛,什麼困難都自己承受。給我們創造了一個自由、舒適的生活環境。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如此這般,會使我們失去意志,容易在困難之中失去信心,在迷茫之中失去了方向,在挫折之中失去了理想。在父母的意識中,一個人一生中順順利利是好事,卻忽略了他們的兒女需要的是,在風雨中學會戰勝風雨、戰勝自己,才能鍛造堅強的品質。可見,父母對兒女的發自內心的善意,有時卻不利於兒女的成長。

對於別人我們應該給予我們的善意,但在給予我們的善意之時也應該考慮這樣是否會對別人產生不良的影響。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給別人帶來好處,而不是添倒忙。所以有的時候善意的幫助並不能很好的給予。

不要讓善意插錯了枝頭,我們應該全面的思考問題,才能做到更完善。

不要讓善意插錯了枝頭,我們應該把握一個“度”,要恰到好處的幫助別人。

不要讓善意插錯了枝頭,我們應該遇到事情“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