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之旅

2024年6月,我參加了昆明旅遊團大理、麗江的5日游,才感覺到當今世上要尋找人類發展的原始痕跡最好就是到雲貴川。

因為這三省在解放前,由於交通極不發達,故被人們稱為南蠻之地。而少數民族全部居住在這裡。

特別是雲南,全國有54個民族,雲南就有26個。而少數民族因為地處荒蠻,文化經濟落後,對原始痕跡保存得最好。

所以到這些地方,很容易看到原汁原味的古代文化。從而才能明白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為什麼始終離不開雲貴川。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李德的錯誤軍事指揮,幾乎將紅軍全部葬送。

當最後只剩三萬紅軍的危急關頭,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紅軍用了整整兩年時間,輾轉十四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行程二萬五千里,終於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而最難的行程就是雲貴川的雪山草地,峭壁激流。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只有在那些荒蠻之地才能躲開敵人的追蹤。

當今交通儘管發達,但是雲貴川的交通還是十分滯後,我們8日晚乘11點的火車,直到9日清晨才到大理,火車幾乎就是在隧道和橋樑上行走,儘管這樣,彎道還是十分多,火車很難提速,300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要8個多小時,如果是高速列車,1個小時就解決問題。

10日上午8點乘汽車,直到下午1點才到麗江,汽車幾乎是在山間盤繞行走,有些山谷霧氣很大,汽車只能像蝸牛一樣緩緩而行,160公里的行程,居然用了6個小時。

據導遊介紹,現在的公路已經修整過,要不然起碼要整整一天,可見當年在沒有公路和鐵路的情況下,這些地方是多么的閉塞荒涼。

9日一早,用過早餐導遊就催我們起程,沿著蒼山趕往《天龍八部》拍攝基地,儘管我們旅遊的項目中不包括蒼山,但是導遊卻與我們述說了蒼山概況:

蒼山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

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瀉,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下,蒼山充滿了生機。

冰磧湖畔,密布著原始森林和許多珍奇林木、奇異花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蒼山的花卉早就芳名遠播,蒼山也因此名揚四海。

還有那瑰麗的奇石,儘管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而大理的奇石最美,且開鑿得最早,因此,全世界凡有此奇石的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這些奇特,勾起了我對蒼山的神往,有機會我一定要到蒼山遊覽一番。

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是大理的魂;洱海孕育了萬物,洱海的水是大理的血肉,蒼山的資源,洱海的水,共同孕育了大理的富饒,所以到大理,不游蒼山和洱海就無法徹底了解大理。

我們幾乎沿著蒼山轉了一圈,它的正面大多是別墅建築群,而山後卻是白族建築群,牆體全白,而且繪有圖案,屋頂全是小青瓦,屋脊兩端一律像廟宇那樣上翹,從遠處看去,黑白相間,加之青郁色的蒼山映襯,別有一番風味。

九點多,我們到達了《天龍八部》拍攝基地,那裡儘管按照古代的建築造有城門、城牆、亭台、樓閣等等,但是從規模來看,根本沒有大理國的皇家氣魄,反而有點小氣。

不過我相信通過鏡頭的特寫、角度的變幻,製作出來的影視場面定能恢宏。

整個影視基地的建築風格有些像廟宇,還有些像藏族風味,總之有點古樸怪異的感覺。

城門上方刻有大理國三個字,有意思的是“國”的中間不是玉,而是上八下方“圀”。導遊說這是段王爺意圖吞併八方的雄心體現。

進城後,右方有一個金庸文化閣樓,天井中一塊大石頭上刻有《九陰真經》,開頭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等文字,這樣的開頭其實是抄襲《道德經》中的句子,好在看《道德經》的人並不多,所以很少有人揭秘。

樓閣上有一個屏風,刻有“金庸”兩個燙金大字非常顯眼,正中放有一把太師椅,好像虛位以待的樣子。我忍不住坐上太師椅,請人給我拍了一張。

從《天龍八部》拍攝基地出來,又乘車到大理古城。城門上“大理”兩個字是郭沫若的手跡。

導遊只給我們半個小時,所以只能走城內正中的主要街道。

街道是用石塊鋪成的,兩邊都是古建築群,所有門面都作為商業店鋪經營玉石、銀器首飾和工藝品。

除此而外就是吃喝、穿戴方面的。穿戴方面的都是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商品。外地來的人,都會選一些自認為希奇喜愛的東西帶回去。

街道右邊有一條水溝,溝邊種有柳樹,溝上時有小橋出現,很有一點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城裡的人對水資源保護很重視,因此溝中的水不是污濁的,而是清澈見底,滋養著水中的水草,還時有紅鯉魚在游戈,可見水質何等的好。

大理古城出來,已是中午時分,我們用過午飯就匆匆趕往蝴蝶泉,導遊只給我們40分鐘。

蝴蝶泉原名無底潭。以傳說和神奇聞名。傳說在蒼山雲弄峰下有一對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霽姑,他倆深深相愛,常在泉邊約會對歌。

因霽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就把她搶去,霞郎用計救出霽姑,虞王緊追不捨,他倆走投無路,雙雙跳入泉中殉情而死,化為一對蝴蝶,在泉上翩翩起舞。因此人們就把無底潭改作蝴蝶泉。

這種傳說我覺得有點像漢族中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翻版。

神奇方面,猶如徐霞客當年游後,在遊記中所寫的那樣:“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蝴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遊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相傳農曆四月十五日是霞郎和霽姑跳泉化蝶之日。因此,人們就把這天作為“蝴蝶會”。

屆時,白族男女青年身著盛裝,集於蝴蝶泉邊,唱歌跳舞,仿佛與蝴蝶比美,花叢中,樹蔭下,優美的歌聲此起彼落,一對對男女青年傾訴衷腸,相互表達愛慕之情。

這天,不僅白族青年游泉串會達二三萬人,還有很多中外遊客,都慕名前來觀賞。

而蝴蝶泉的戀愛成功率相當高,主要原因是那裡生長著曼陀羅花,人們也把這種花叫作情花。

花的形狀像倒掛的金鐘,人們又稱之為倒掛金鐘。曼陀羅花具有麻醉和興奮的作用,當人們聞到它的花香時很容易沉醉、興奮,所以戀愛成功率特高。

現在蝴蝶泉公園修有蝴蝶樓、八角亭、六角亭、望海亭、月牙池、詠蝶碑等,還栽培了大量的花木。

過去因農村大量使用農藥,花木減少,氣候變異等,導致蝴蝶減少;近幾年生態逐漸恢復平衡,蝴蝶聚會與日俱增。

1985年12月還建立了蝴蝶標本館,遊覽時如未遇蝴蝶會期,可去蝴蝶標本館參觀,也可領略五彩繽紛,大小各異的各種蝴蝶。

據說有的蝴蝶價值昂貴,如虎紋斑蝶(又名虎鳳蝶)一對價值上萬元。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蝴蝶聚會的情景,只能看一看景觀作罷。

遊客們聽導遊說:用蝴蝶泉水洗一次手就能發財、洗兩次增福、洗三次交桃花運,都到月牙池那兒接著從石龍頭裡噴出的泉水洗手。池邊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我不相信這些,也很難搶到位置,因此作罷。所以一直沒有財運,也沒有桃花運。

當天最後一站是游洱海。洱海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於大理市下關鎮,形如一彎新月,長50公里,最寬處9公里,最窄處3公里,周長116公里,面積251平方公里。

洱海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水資源豐富。隨著四時朝暮的變化,各種景觀呈現出萬千氣象,古人將其歸納為“洱海八景”,即:山海大觀、三島煙雲、海鏡開天、嵐靄普陀、滄波濞舟、四閣風濤、海水秋色、洱海月映。

雖然洱海與500里滇池的面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它的水質比滇池保護得好,所以有著獨特的魅力。

我們是乘坐雲南省現有最大的遊輪遊覽,儘管水面風大,但因游巨大,坐在上面卻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

整個行程三個多小時,只看到了一景,即山海大觀,主要是蒼山與洱海相連的一邊。

蒼山上有時白雲繚繞,有時風起雲湧,有時霞光萬道。只見山海相連處風將海水捲入雲中,就像是下大暴雨的情景。

由於時間的關係,三島中我們只遊了南詔風情島。島的四周要么渚清沙白,要么懸崖聳立。

崖縫中長滿一叢叢綠色的仙人掌,還有濃蔭如傘的百年古榕樹。懸崖下溶洞很多,大的可以容納小木船,人稱“島中之海”,最大的一個溶洞叫蝙蝠洞,面積有60多平方米。群鳥栖息在溶洞頂或古樹上。這裡是洱海風光最美的地方。

近年來,大理金島旅遊公司對這個島進行了全面開發,特地在“雲南福星廣場”中心塑有漢白玉觀音立式雕像,蔚為壯觀。

這是按照南詔大理國存留下來的阿嵯耶觀音(或稱細腰觀音)造像塑成,高17.5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漢白玉觀音雕像。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雲南的福星”。

我們站在廣場的邊緣,都要仰頭才能看見觀音的全貌。有的人仰頭時連太陽帽都掉了下來,可見這尊觀音的宏偉。

該像共由269塊漢白玉構成,這么多、這么大的漢白玉,只有大理造得起,因為大理石本身就出在大理,就地取材當然便當得多。

等我們上岸,已經是6點多了,這一天確實是馬不停蹄,到了賓館十分疲勞,倒頭就睡。

10日一早,我們乘車趕往麗江,麗江境內有玉龍雪山、老君山兩大山脈,其中,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海拔為5596米,只有那兒終年積雪。

從早上7點鐘上車,下午1點多才到。

快到麗江的時候,駕駛員向我們介紹玉龍雪山,他說:玉龍雪山的山脈雖大,但是,終年積雪的只有玉龍雪山,而且不是運氣好的人,很難看到它的尊容,因為那個主峰平時都被雲霧籠罩著,好像姑娘一樣羞於見人。

我們順著他指引的方向看去,果然,所有山上都沒有雲,而只有那個主峰被雲遮得嚴嚴實實。

本來這些應該是導遊告訴我們,但是雲南旅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導遊不能跨地區,昆明的不能到大理,大理的不能到麗江,所以從大理到麗江這一路上,駕駛員就成了臨時導遊。

由於途中導遊不能銜接,就給駕駛員可乘之機,他們不能白辛苦,因此也像導遊一樣途中安排了兩個購物點,一個是密支玉器加工基地,玉器比別處便宜得多,但是那裡的玉器工藝水不高,倒是可以給遊客們拍照。

另一個是途中吃飯的地方,叫石寨子,是剛建立起來的風景點,有高大的石牌坊、有規模不錯的古建築,其中的工作人員大多穿戴白族服裝。

看石寨子這個名字就能知道那裡主要經營玉器,因為玉也是石頭,不過是一種比較少見,比較好看,質地較高的石頭而已。同時還兼營銀器,而不管是玉器工藝還是銀器工藝都堪稱一流,密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不過這裡不允許拍照,使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麗江的導遊是在城邊上等著迎接我們的。

不知內情的人一聽麗江,會以為是由一條江而命名,那兒一定有一條類似灕江那樣美麗的江。

其實麗江並不是江,而是因為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江在附近並流,又緊靠金沙江邊,為此從《山海經》中的“金生麗水”一句取名為麗江。而我們自始至終連一條江都沒有看到,這裡作為景點主要是古文化的遺蹟比較多。

當天下午我們遊覽了麗江古城,全城都是古建築,比起大理古城更顯得古樸。

全城的街道都使用當地的五彩石鋪成,走在上面古韻十足,城中到處都是小橋流水。

這裡的小橋比大理多得多,有些地方兩三米就有一個小橋,門口都掛有大紅燈籠,城中幾乎都是做生意的鋪面,與大理差不多。

最有特色的就是賣披肩的人特別多,樣式也多,價格也便宜,所以外來的女性遊客都要帶上一些,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

我最喜歡的是廣場邊上的碩大水車,一年到頭始終不緊不慢地悠悠轉著,給麗江古城增添了不少原始神韻。

凡是到這裡的人都要在水車前留影,因為當代人是很難看到古老的水車,加之現代回歸自然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對古老的水車自然倍感親切。

用過晚餐,導遊帶我們乘車走了大約5公里的路程,到了一個比較小的古鎮,叫束河古鎮,主要是參加那裡每晚都要舉行的少數民族篝火晚會。

參加篝火晚會的人很多,大多數都是各地的遊客,大家與少數民族的姑娘小伙子一起圍著篝火盡情地跳舞,切身融入了古老的文化情感之中。

11日上午,導遊帶我們到十幾公里以外的東巴谷去。

東巴谷是最近幾年,國家以納西族古老的宗教為載體,以東巴經書為主,以崇拜牛為圖騰而建立起來的旅遊境地。

其中的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稱為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很有考古價值。

谷中的建築有點像白族,只是牆體不是白的,是以木質結構為主體。從修建的塔形和石塊堆砌的墳墓看,又有西藏的特點。

當我來到一個麻織的大草鞋面前,我才明白東巴是以馬幫起家,所以他們崇拜草鞋。

馬幫當年就是穿著草鞋,將各地的民族風情帶了回來,然後將其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樣式。

那雙草鞋有旁邊的房子兩個那么高,矗立在那裡需要仰頭觀望,草鞋上赫然繡著“天下無雙”四個字,只是“無”字有一筆脫落。

是啊!除此而外天下哪裡會有這么大的草鞋呢?如果在草鞋邊照相,人只有草鞋的後跟那么高。

看了這些,許多外地遊客都說太有意思了,可是在我看來,如果到過昆明的民族村,這裡的一切也就沒有什麼稀奇了,因為民族村中各個民族的風情文化都有,相比起來自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從東巴谷出來乘車到最後一站——麗江的黑龍潭,這時玉龍雪山上已是煙消雲散,雪峰暴露在大家的眼前,遊客們都驚叫起來。

導遊說:“你們的運氣真好,xx來了兩次想看都沒看到,朱鎔基來時老天還下著雨。不是當地的人,很難一睹雪峰的尊容。”

我一看,玉龍雪山沒有什麼稀奇,除了山坳里有點積雪,其餘部分都是些光禿禿的石頭,灰濛濛的,不仔細看似乎也像雪,如果與九寨溝之黃龍雪山相比大有遜色。

然而,為何人們將看玉龍雪山頂禮膜拜一般呢?我想,主要是玉龍雪山大多數情況下都被雲霧遮著,人們很難看到它的真面貌,只有十分晴朗的天氣下才露一露臉,加之當地人對它的吹噓,使其更加神秘。

這就像難得一見的東西,儘管不怎么的,人們也覺得新奇,所謂物以稀為貴,僅此而已。沒過多久,雪山又被雲霧遮住了她的尊容。

麗江的黑龍潭比昆明的黑龍潭秀麗得多,裡面亭台樓閣,湖光山色,花鳥魚蟲應有盡有,是一個休閒的好公園。

下午就是坐車返回大理,到大理已是吃晚飯的時候,吃過晚飯就上大理至昆明的火車,12日清晨5點我們又回到了昆明。

昆明之旅,看盡了山川險要,民族風情,值得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