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草一樣的心態

每個人都要有草一般的心態,對事不卑,不傲,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正如,有一個頗有名氣的學者在受到總理的接見後,他能和總理大膽的爭論學術問題。而在他坐計程車回家時,計程車司機對學者說:”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接著連綿不斷地談論著。學者並沒有反駁,只是耐心的傾聽,還不時微微點頭。

這可以看出,學者和總理的爭論場景不正是體現了學者的不卑不亢嗎?面對著掌握了國家政權的大人物,他沒有恭維,沒有退縮。有的只是堅定住自己的立場。然而面對著一個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在我們看來,計程車司機完全是一個外行,但他卻可以耐心的接受提出的建議,他沒有如花似的驕傲,他像的是一株不自卑的小草。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推崇去讚揚嗎?

相反,錯綜複雜的社會,繽紛的世界衍生出了北京大學的孔慶東教授。

話說孔教授在微博上發了一篇詩詞。某大學生髮現了一個小錯誤,並幫他糾正過來,可是那個大學生迎來的只是一場破口大罵。一些不堪入目的難聽的辭彙盡收眼底。

這件小事完美的折射出了人性的缺陷,北京大學的教授,固然可以稱得上是一朵花,他可以驕傲,可是當他犯了錯誤,當花的色澤受到破壞時,但還有什麼資本來驕傲呢?別人提出建議,指出缺點是好事,可作為教授,又是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的呢?可氣,可悲,如果人人都這樣下去的話,我們的祖國該如何發展和強盛呢?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正是告訴我們要虛心接受,以純正的心靈對待身邊的人或物啊!

從小,我就了解東西方文化的一些差異,比如當面指出人的缺點得時候,外國人是很樂意面對面坦誠相待的。無論指出什麼缺點,他都會盡力改正。而我們自尊心異常強烈,不願意甚至膽怯於指出別人的缺點,既體現了花的驕傲,更體現了在強大勢力下草的自卑,可嘆,可悲!

像草一樣的心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們平等待人,就會平易近人;如果們不卑不亢,社會上就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別;如果我們以純正的心態對待生活,那么我們的生活自然就變得寸進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