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平凡

一個平凡的周末,傍晚的知了趴在樹上叫個不停,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在站台外等公車。很久,××路公車終於迎面駛來,跟隨“大部隊”陸續上車,我很快找到位置坐下。車子就快啟動,公車司機大聲說了兩遍:“坐好扶穩的了嗎?馬上出發咯!”,他那異常不標準的國語逗得乘客們一陣鬨笑。

我環顧了四周,發現這趟公車怎么和其他的車不同?沒有人戴著耳機、沒有人睡覺、沒有人玩遊戲……車上的乘客們有說有笑的,很是熱鬧,倒像是一群相熟的人。這不是“普通的公車”!只見車上擺放了許多綠色的盆栽、美麗的飾品,怎么形容它呢,像是“浪漫的舞台”吧!使我一再懷疑是否上錯車。

可是這幅畫面,完全不像是公車“應有的情景”。很快,從乘客們七嘴八舌的談話中我才了解到,原來大家口中談論的人物,就是司機李師傅,是這周遭的名人了。李師傅熱愛生活,非常喜歡擺弄些盆栽、小掛飾、公仔什麼的放在車上,一來為了陶冶情操,二來也為了淨化空氣,時不時車上的乘客看上了,李師傅便毫不猶豫的相贈與他;在黃色的座椅靠背後面,掛著一個紙袋,裡面放著三個靠枕,是李師傅專門為了孕婦和老人準備的,“經常會有孕婦坐車,這個枕頭就是給她們用來墊背的。”李師傅說;李師傅開車特別的穩妥,每一次都會把車停的穩穩噹噹再打開車門,車輛起步也會溫馨提示大家坐好扶穩……果不其然,在我乘坐這趟車經過的每一個站,李師傅都一如既往的對每個人微笑以待,細心提示。

李師傅專心的開著車,臉上掛著些許紅暈,大家的誇讚,讓他很是不好意思。我湊上前去,很想要好好“採訪”這樣一位名人,原來他不過也很平凡,無論他的相貌還是職業。使我想起之前在蔡瀾先生的書中看到的一個故事,我笑著問他:“李師傅,你的車剛被婚慶公司承包了吧!大家對你的評價很高呀,你工作多少年啦!”“四年多了吧!”李師傅撓撓頭,不好意思的回答。“這么久啊!看您把它‘打扮’的這么漂亮,應該得花不少錢吧!”“圖個心情好嘛,我看了心情好,乘客看了心情也好。”多么簡單而富有力量的一句話!李師傅說:“我只是一名公車司機,最重要的是開好車,要對乘客們負責任,安全的把乘客送往目的地。乾一行,愛一行!我不覺得我的工作低微,我認為我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要知道,一輛公車承載著多少個客人,就是多少個生命,我有責任照顧好每一位客人,為他們取得方便、讓他們安全、放鬆、高興的到達目的地。我覺得很值,知足常樂嘛!開心的多了,不會老得快!呵呵!我要做一名快樂的公車司機。可以為城市的文明建設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這樣就很滿足了……”

到站了,我下了車,看著李師傅的車緩緩行駛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視線,我站在站台久久不願離去,眼裡飽含熱淚。這些公車司機們為城市的匆匆行人擺渡,幾乎每個人都和他們“打過交道”,他們結束了別人的旅途自己卻一直路上。我們的周圍,不乏也有許許多多像李師傅一樣的人。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工作,但我們都在用自己的熱情傳遞對生活的期盼。想起李師傅的臉上流淌著的汗水和熱情,我不禁感慨,書里的故事都是來源於生活的,李師傅不僅是位好司機,更是一個哲學家,他在我的眼中是那么地高大偉岸和美麗。

人們常說:人若生不逢時,沒趕上英雄輩出的時代,即便竭盡所能,終是難以揚名天下。是啊,生於和平年代,大多數人從事著極其一般的工作,我們真的很平凡。但是,為何偉大不能寄於平凡,平凡的我們一樣能高揚起頭,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感恩、知足、快樂。

也許你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猶如大海里的一滴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而正是這無數水珠聚集在一起才匯集成浩瀚的大海。每個崗位、每個員工都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無論是銷售人員、客服人員、還是安保人員、後勤人員、施工人員……每一天都在與不同的人或物打交道,我們的一個一言一行,甚至一顰一笑都代表著這個社會、這家公司、這個地區的形象和素養,我們好像很渺小,卻又好像很偉大!

泰戈爾說過,“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英雄,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堅守自己的崗位。既然選擇了這樣的職業,做公司和社會的“一滴水”,那么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這莊嚴的選擇。可能談不上熱愛,卻也一樣的義無反顧,我們也是平凡里“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