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何必匆匆

步入初三,只覺愈加忙碌,生活仿佛只在“家——學校”這兩點一線間,不停地在這條路上行走,風雨兼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雖急似緩。匆匆過後悵然若失,匆匆過後仍是匆匆。匆忙中,仿佛與什麼擦身而過,更不知前路在何方。

走進校園,某處瀰漫著一股奇特的氣息,似戰場上的硝煙,急促之感撲面而來。初三的世界裡總是那么匆忙,可這“匆匆”卻似僅僅停留在字眼間。課前,囫圇吞棗般爭著做書上的習題,到頭來,卻不如老師身後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跟隨著。課時,一刻不停地記錄老師說的每一處“重點”,最終卻不如那些慢慢聆聽、細細揣摩者。課後,風捲殘雲般寫完作業,可深入探究,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在某種氛圍的影響下,每個人都如患疾病,被無意識的匆忙所控制,如同人人要趕走,人人都害怕追不上列車,但這趟列車要去哪,誰也不知道。另一輛車無聲從旁駛過……行走的過程,變得忙亂;行走的意義,變得模糊。

匆匆,卻也不匆匆。

偶然間再回鄉下,秋雨方過,鄉郊的土路上,沙石糾合的渾水下傳出泥土的馨香。路旁幾簇小小的雛菊,上托精緻的金黃色花盤,逸散出如水般清淡的芬芳。古樸的房檐上水珠滑下,滴嗒作響,水窪上漾起圈圈漣漪,映出一戶樸素的鄉土人家。雄雞鏗鏘開嗓,喚出東來的朝陽。幾縷曦光不經意間落在屋旁的楓樹上,逆著光,滿樹金黃。

老楓樹約有幾人合抱粗細,樹皮皸裂,靛黑的紋理勾勒出難以言喻的韻味,似銀髮老叟,倚著紅磚牆,享受來自天際的溫暖,如品一盅茗茶般,淺啜慢飲高處淌下的金輝。

枝幹空癟,葉也枯黃,他就那樣屹立一方,已過百年,旁側又一新長小樹長勢喜人,欲與之較高下,他不憂;風暴中金蛇狂舞、寒風呼嘯,欲使之折腰,他不懼;白蟻將其樹心噬空,欲令之傾倒,他不怒。

沒有什麼能影響他的存在。他明悉並遵循自己的意願,不為莫名的競爭而擾,不因無謂的急促而變,始終向著日光,眺望遠方。輕輕舒展柔韌的枝條,以葉尖勾攬第一顆晨露;默默紮根地下,向大地索取些許養料,又立即煥出新綠獻於世間。雖為樹,卻似人,穩步行走天地間。

不匆匆,卻也匆匆。

我深深為這種行走的姿態所震撼。

小雨中,捧一卷詩書

微風中,吟一曲歌賦

風和日麗,擁萬里晴空

雨過天晴,攬一彎彩虹

百忙之際,不忘心如止水

閒暇之餘,但得酣然入睡

知何為匆匆,明匆匆保為

行走,方有意義

中正平和,寧靜致遠

行色,又何必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