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灰心的作家寫出動人的篇章;再試一次,竭思的科學家發現著名的定律;再試一次,心煩的設計師畫出精美的圖稿……再試一次,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將一個飢餓的鱷魚和一些小魚放在水族箱的兩端,中間用透明的玻璃隔開。剛開始,鱷魚向小魚發動進攻,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多次進攻無望扣,它不再進攻。這時,拿開擋板,鱷魚依然不動,它只是無望的看著那些小魚在它的眼皮子底下游來游去,放棄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餓死。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隻跳蚤放在一個小瓶子裡,跳蚤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跳出這個小瓶子,但是,只要把瓶蓋蓋住,跳蚤不停地撞擊瓶口,就是跳不出去。這時,再把瓶蓋打開,跳蚤已經不會再跳了。它其實已經自由了,可是它不願再去嘗試。為什麼?因為它已經認為自己是跳不出去這個瓶口的。跳蚤失去了什麼?是信心,是生命!但是,又何妨再試一次呢?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在蘇格蘭有一位王子,名叫布魯斯。有一次,英格蘭的國王率領軍隊進攻蘇格蘭,布魯斯英勇的率領軍隊反抗英格蘭,可是,畢竟寡不敵眾,連打了六次,都失敗了。布魯斯在一間小黑屋藏了起來,灰心喪意。一天,他看到一隻蜘蛛在織網,蜘蛛連續織了六次,都失敗了。布魯斯想:“它還會試第七次么?”蜘蛛又試了第七次,它成功了!它把閃亮的蛛絲從房間的這一頭織到了另一頭!布魯斯王子大受鼓舞,想:“我也要是試第七次!”他走出小黑屋,帶領人民對英格蘭軍隊進行了第七次反抗,這次,他終於將敵軍打敗。

有時候,事實就是這樣,你嘗試了許多次,都失敗了。可是,如果你再嘗試一次,就成功了。古今多少事情都是這樣。一個人,可能屢戰屢敗,但是,他(她)可以憑藉著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毅力,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靠“鍥而不捨鏤金石的堅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如果沒有這些精神,怎么會有世界級科幻小說家?怎么會有世界發明大王?怎們會有盲聾啞人考上哈佛的奇蹟?是挫折之後的“再試”,創下了他們輝煌的事業,寫出他們燦爛的人生!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那么,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同學們,偉人改變環境,能人利用環境,凡人適應環境,庸人不適應環境。那些成功的人不是經常人聰明多少,而是在於常人相當的智力基礎之上更好地處理了自己的和條件之間的關係。

這也和我們校信通寫部落格是一樣的,大家剛進來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清楚。可能寫的博文怎么也上不了xxt,怎么也得不到他人的關注,但是,只要再試一次,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面對挫折,我們何妨“再試”一次!“再試”就是不甘於自己的失敗,面對殘酷現實的一種挑戰!“再試”就是重新崛起,走向勝利!“再試”一次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艱難困苦玉成汝,吹盡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