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相憶,竟還是雨季

(一)

忽的,寫不出字了,只是靜靜的看著杯里的茶水發獃。

電腦里的音樂,什麼時候被調成了單曲循環,我竟不曾察覺,只是心生疑惑,為何這首《芙蓉雨》

唱了那么久,仍不入尾聲?

生活,過成這般漫不經心,不知是好是壞,太多瑣事纏身,也便顧不上追根問底了,只暗自告誡自己,不忘初心才是最好。

窗外的雨,下過幾回,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不過時值仲夏,是不是“芙蓉雨”我已經不大在意了,讓這場清涼的雨水,洗一洗我燥熱的窗子,也算美事一樁了。

想來,最近心情也是煩躁的,總在一臉愁容後被朋友拿來調笑,“傳說中的紫茉,何故如此大動肝火了去?”聽聞此說,我被弄的哭笑不得,只顧伸手,打了他去,他也不怨,只是任由我鬧,有時候想想,能邂逅這樣一位友人,即便不能花前月下,舞文弄墨,能相惜相伴,不離不棄,也是極好的。

平凡的苦衷,說愛說痛都太籠統,或許,面對這些所謂的困惑,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才是最好。

什麼都會過去的,現在正在經歷的,痛苦也好,快樂也罷,都是人生旅途的一場修行,看淡就好,無需多念,徒生煩憂。

其實,很多時候,越是漫不經心的事物,越是精心準備過的。一如列表里的歌,精心篩選後放在一起,日後再聽,每一首都是自己喜歡的味道;一如窗外的雨,每一滴都精心醞釀,才成全了夏夜的清涼;再如那些漫不經心的對話,藏了多少滄海桑田後的相惜與懂得。

忙碌的時候,把日子刪繁就簡,少一點抱怨,多一點成全,將會發現生活一直都很簡單,一不小心,就會跌入一個暖心的故事。

也好,不寫字就看看時光,聽聽夜雨,平凡的日子,一樣可以幸福安然。

放下手中的筆,夜色已濃,視線也已疲倦,索性關了音樂,飲盡茶水,和衣睡去,繼續去做自己的田園幻夢。

(二)

所以,我終究是怕了,怕極了那些傷感的字句,即便,我是如何瘋狂的愛過。

心裡是矛盾的,總在念忘之間徘徊,想忘記,卻又怕自己真的就忘了,那些深情的過往,怎么可在時光的吻痕里,一筆帶過。

偶爾,邂逅幾行小字,心頭喜歡,便停下來翻閱,全當是一種提醒,告訴自己這世間總有一處風景,帶著素淨的憂愁,就像字裡行間的心情,集聚了太多故事,每一眼,都叫人心生疼惜。卻從來不肯細品,更多時候,作者筆尖的溫度,總能灼燒人的視線,惹下幾滴淚來。

一顆心,只那么大,如何容得下那么多悲歡離合,很多東西,淡淡相交,靜默相視,才是最好。

總有一天,某些記憶會慢慢老去,某些風景也會默默走遠,但相伴的日子,早已被時光雕琢成生命的坐標,那一年,那一天發生的事,再不能更改。忘掉遺憾吧,或許,那是另一種永恆的紀念。

我會記得你的模樣,一如,風會記得那朵花的香……

(三)

突然想起東湖的荷塘了,七月,該是她盛開的季節,曾以為那半畝荷香會伴我走過炎炎夏日,每天上班下班都能與她深情相望,相視無言,情自懂得。誰料,忙碌的生活,早已讓她淡出了我的視線,甚至,竟不曾記得還有這般靈秀之物存在於世間。

於我,有好些日子不曾停下來感受生活,感受這座城市的喜怒哀樂,實在是虧欠了這河山靜好,歲月無恙。

友人說,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兒,一場無由的雨,也非得被我填上心情,寫滿故事,才肯罷休。好像每一個深情的意象,不寫進詩篇,便是對生命的辜負。

聽來,卻也歡喜,隨他們去說,我只顧笑笑,看看,能言中一“愁”一“感”的人,已不多見了,所以,我理應好好珍惜才是。

最重要的是疼惜,如果有一個人,能讀懂我的詩句,看懂我的簽名,願意一直陪在身邊,不管多久不聯繫,見面依然談笑自如,相惜如初,便是最好的幸福。

或許,我生命中,如蓮的雅士太多,他們大多有蓮的清澈與寧靜,卻也是因為那份“只可遠觀”的素淨,才讓人只敢遠遠的欣賞,靜靜的凝望,然後再悄悄的相忘於江湖。

萍水相逢的情誼,就像一杯用西湖女子體溫烘乾的龍井,需要細品,才能領會其中韻味。

而我,要藉助青春尚存的熱情,去調製一杯似水流年的馨香味道,與你,一同飲下……

(四)

失眠的時候,寫幾行字已成為習慣,似乎只有這樣,只有向文字傾訴,心情才會有所好轉,然後,安靜的進入夢鄉。

作息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變成了零點之後,無數次提醒自己不要熬夜,但莫名其妙的,每晚每晚的,都挨到夜深人靜。或許,心裡是喜歡這樣的時刻的,安靜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甚至是聽見腦海里的某些記憶,正在腐爛。

可我終究只能聽到聲音啊,看不到故事裡的場景,場景里的人。有時候在想,生命何其殘忍,日夜思念的人,連一個夢的片段都不願給我。與陌路人的目光相撞,有時還會遞上一個微笑,為何曾那么熟悉的人,卻打死不相往來,咫尺天涯?

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越久,越發覺得摸不清它的性情,總在我整裝待發,準備迎接美好的人和事的時候,給我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然後所有的期望都化作泡影,來不及躲藏,便遍體鱗傷。

朋友問我,為何總寫些憂傷的文字,難道你的生活真的如此悲涼嗎?我無言以對。

生活很平靜,隨遇而安的我,找了份安靜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過得還算充實。大抵是因為太過懷舊,才會無端生出這些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的愁緒來。

有一次下班,同事陸續都散了,一個人在公司卻不想回家,出門,看到車水馬龍的大街,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也懶得揣摩她們的心境,自顧自的一個人扎進人群,天生路痴的我,很快就在洶湧的人潮里迷失了方向,在那么一刻,覺得生活好絕望,偌大的城市,哪裡才是家?哪裡才有我想要的歸屬感?

那個時候,我想起了央視主持人董卿,她說每年主持完春晚,別人都高高興興看完節目回家過年去了,卻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前一秒還是舞台上萬人矚目的焦點,下一秒便曲終人散,留自己一人孤單,內心的失落,又有幾人能夠理解?

人生本該如此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階段,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些人選擇了隱忍,有些人改變,而我,只是選擇了記錄下來,僅此而已。

不知道未來,我還會和多少突如其來的故事不期而遇,還會有多少次深夜不眠與文字暢談,但我會一如既往做那個最真的自己。懂我的人,一個簽名,幾段文字,便可會意我的心情,若是不懂,不必強求,沒有人是為了懂你而活在這個世上的,只能說彼此無緣,入不了對方的眼。

我想,在往後的日子,我會慢慢強大起來,慢慢去接受那些本不能接受的東西。

但,在此之前,我要勇敢的去愛自己想愛的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所剩不多的青春時光里,再狠狠地任性一次……

(五)

一支筆,一顆心,寫幾行小字。

這樣的日子,陪伴了我太久,竟變成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偶有閒暇,就喜歡在稿紙上經營,斷章殘句,如獲至寶。

旁人不懂,我卻愛的深沉,一首首未完的詩,便是那一個個殘缺的故事,找不到結尾,索性就不再續了,絞盡腦汁也畫不出圓滿,不如讓它在素色的宣紙上獨自相思。

獨句成文,已是常事,往往匯集了千言萬語,落筆卻因一念,而止於唇齒,掩於歲月。再次翻閱,若還記得當時的心情,多情的思緒便又會跌入回憶的深淵。忘了才最好,不必一個人沉默無語的冷落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還可以為它錦上添花,找一個暖心的結局。

這些年,和文字一起跌跌撞撞,竟與它成了知音,無話不談,無它不歡,只有它才真正的懂我,願意安靜的聆聽我所有的喜怒哀樂。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情緒泛濫的女子,很多時候,自己都搞不清楚為什麼笑著笑著就哭了,或者哭著哭著就笑了,總是在曲終人散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小小心房裡,一直住著一個人,為他歡樂悲傷,早就變成了不該習慣的習慣。

時間越久,越發覺得不該如此肆意的去依賴一個人,因為再愛的人,總會有離開時候,但又放不下捨不得,如此在心中反覆權衡,反覆糾結,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多愁善感。

一切的一切,我都稱之為心情,青春時光里特有的風景,我怕時間過去了,我就不會如此眷戀一個人,信守一段承諾,所以便極力渲染,似乎要將所有的故事都搬進文字才肯罷休。那些擦肩而過的緣分,在文字里細水長流,何嘗不是一種刻骨的圓滿。

隨著光陰遠去,時過境遷,或許我會忘記曾經倔強的自己,幸好有文字,替我深情的記著。倘若某天,途經一座古鎮,疲憊的心,被那些古老的時光征服,然後想起一直堅守在匆匆那年裡的字跡,會是怎樣的追憶與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