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懂了責任

在一次激戰正酣的辯論會上,一位美國同學說;“台灣是亞洲生產電腦最多的國家……”“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地區,而不是一個國家!”一位香港同學義正辭嚴地反駁,贏得了滿堂掌聲。

這是一個為很多人所熟知的事例,正是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了一種崇高的責任。維護國、民族尊嚴的責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只有人人都具有了民魂,才會進步、才會富強。”這裡所說的“民魂”就是一種責任——維護民族尊嚴的責任。每個華夏兒女都要應有為了某種東西而奮鬥、而吶喊,而熱淚盈眶的時刻,這一種東西就是民魂,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舉國歡慶這一極其激動人心的時刻,為了這一時刻的到來,不知有多少先輩終身奮鬥,其中一位重要的人物當屬鄧小平。是他主持中英雙方無數次談判。但他強調“主權問題是不能談判的!”他的這番話使很多英國人,包括柴契爾夫人都為之折服。“如果97香港不能回歸,我們就對不起人民!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這些話語又使多少中華同胞為之振奮。

為了祖國的統一,這位老人耗盡了心血,雖然他最終沒能親眼看到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激動人心時刻,但他不會有更多的遺憾,國為他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因為他維護了民族的尊嚴。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但是我們也痛心地看到,社會上很多商品動不動就要印上madeinu.s.a以顯檔次。人們學業有成就,想出國定居,有些人進入企業見到洋老闆便點頭哈腰……崇洋媚外這本不是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應有的辭彙。有許多人抱怨中國窮,中國人素質低的,他們可曾想到自己還應有一種責任——一種維護民族尊嚴的責任。他們不應當多讀讀魯迅先生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嗎?

盡到責任,鄧小平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那位香港學生更是我們的楷模。我想,無論我們誰在那次辯論會上,只要是個有血有肉的華夏兒女就應該鄭重地告訴美國人:“我們偉大中國的台灣是亞洲生產電腦最多的地方!”國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維護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

(指導教師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