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未曾年輕的我們就已經蒼老的我們,在書海上睜者惺忪的雙眼,迷迷糊糊走到了初三,陽光依舊明媚,甚至還有些火辣,我們烏黑的雙眸卻似漸漸清晰,清醒背後是對離別的措手不及。古人有云:有朋自遠方來,亦樂乎。又云:“勸軍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人們總是熱衷於相聚時的歡欣,卻在離別時倍感淒涼。其實,離別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將曾經不經意所錯失的溫暖,一一重現。

和藹的語文老師吃力地挪動胖胖的身子,畢業前的一切不知為何都慢了下來。奮筆疾書,交頭接耳一切不再,有的知識離別前的肅穆,少了幾分莊重,多了幾分無奈。潔白的粉筆灰順著陽光緩緩飄落,老師的汗水定格般閃爍夏日的陽光,她一遍一遍地問我們;‘懂了么?然後擦掉,重來。又是一陣沒落夕陽的筆灰,搭載著兩年執著奉獻的愛,在充滿了感動的空氣中紛紛揚揚。伴隨著下課鈴聲的,是她有些吃力的無奈。多么希望這節課沒有盡頭。善於言辭的她,給了我們無疑是最動人的感召。

看著牆上那字“104班,團結如山”記憶活動在紙張中,無意中瀏覽的同學錄上,有的只是脫去了往日浮華外表的真實心聲,每個人都努力將自己的影子留在小小的稿紙上,再這裡,沒有嘲笑和譏諷,沒有自卑與高傲,只有一個又一個不捨的,真實的朋友。

凶了我們三年的老班,還是不肯放鬆我們,我們這才明白,外表強悍的他,也有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那個地方棲息著四十多個水晶般純潔而快樂的孩子,他依舊風風火火地布置班務,卻多了幾分無奈。

那曾經撒落在角落裡的愛與精彩,在離別中悄悄襲來,離別觸手可及卻讓我們喜愛。我們認為已失去的一切,可我們在離別中享受,在享受中離別,這似水年華的曾經……

(不知道104班的所有人看者這些素樸的文字,你可否想起,我們曾經剛相遇的羞澀,想起我們三年來一起經過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