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鐐銬,卻不知如何跳舞

高考結束十多天,突然想起來,現在的我可以脫下鐐銬自由起舞了——老師們都說,寫考場作文,就是帶著鐐銬跳舞。然而提筆歡愉,卻不知從何寫起。

對於我這種作文水平中等的學生,習慣了一開頭就絞盡腦汁尋找名言佳句警句或是列出猥瑣的排比來博得文采分,習慣了第二段點出材料擺出看法亮出觀點,習慣了反問設問引起下文,習慣了段落有序開頭整齊一致來爭取版面分,亦習慣了末尾必須回扣材料深化主題……這不,我正在用的,就是猥瑣的長串排比。

打國小訂購《創新作文》起,就在創網“打拚”想要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那時文章被雜采的心情至今無法忘卻,拿著編輯部寄來的30元稿費單去銀行兌現的情景歷歷在目。但漸漸地,隨著“考場作文”這個概念在年級的增長中不斷被清晰、牢固,筆尖揮灑的自由飛舞不斷受限。掙扎,掙扎,最後還是落入了“規範”的深井,放棄了抵抗。但那字裡行間,仍有“自由”的身影穿梭其中。

從小就特別熱衷於編故事,於是創網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舞台,可以讓我大膽地區發揮我的想像力。初高中時,愛寫記敘文。特別欣賞歐亨利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所以寫記敘文就當是在寫一篇小小說。但事實就是這么現實而殘酷,老師們都認為議論文的得分高,於是對作文文體做了硬性要求。就是在這種“分數至上”的環境下,我讓自己的想像力變成了一堆廢鐵,然後棄置一旁,從不問津。

已經記不清楚上次寫有趣的小故事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只覺得過了很久很久——因為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童心的存在了。在我的理解看來,童心就是想像力,如果你嘲笑白雪公主的無知和愚蠢的善良,質疑神仙婆婆和南瓜車的存在,對小精靈和神奇的魔法嗤之以鼻,那么童心真的在漸漸老去。想像力和情感是寫作的要素,丟掉想像力的我脫下束縛,卻不知如何起舞。

即將收尾,卻悲哀地感到還存有那么一絲如考場作文般設法完美結尾的難堪。不想用華麗的詞藻假惺惺地結尾,因為分數於這篇文章,不是“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