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愛注定是人魚的泡沫

出國多年的兒子要回國了,單親母親為兒子準備接風宴。

她去超市購物,一貫節儉的她連價都不講。“這種,我要這種,最貴的牛裡脊。澳洲進口的嗎?稱兩斤!”“藍莓是最新鮮的嗎?不是最新鮮的不要。鳳梨是今天的新貨?好,來一隻。”

回到家裡更加緊張,她一再叮囑幫手的阿姨:“菜要洗乾淨啊,起碼洗三遍。對了對了,千萬不要切了以後再洗,這樣營養成分都流失了。”牛骨湯加進上好的牛乳慢火燉起;十幾種水果榨成汁,在冰櫃里早早凍上;餃子包好了三種餡兒;羊排加好調味料煨著,就等兒子一進門再下鍋——這樣炒出的羊排鮮嫩又熱辣。

屋子裡打掃得一塵不染,唱機里放著兒子最喜歡的外國音樂,鮮花是早上去花市挑的,擺在家中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兒子進門的那一刻,她搓著手連圍裙都沒有摘就從廚房裡奔出來,卻居然“近鄉情怯”地不敢上前。還是兒子上前擁抱了她一下,她的眼裡瞬間充滿了淚水。

大家坐下來吃飯,她不停地給兒子夾菜,兒子卻吃得不多。她緊張地問兒子:“怎么了?是不是飯菜不合口味?”兒子搖搖頭:“不是的,吃了飛機餐,所以現在不餓。”

吃過飯,兒子推開碗,很快地說:“媽媽,你們慢慢玩,我約了老同學們出去唱歌,先走了。”說完就背起包出了門。她瞬間失落了許多,卻也沒有出聲阻止兒子。老友們問她:“怎么了,是不是有點兒不開心?”她搖搖頭:“孩子大了,有他自己的生活也是應該的。我就是覺得,折騰了這么一天,準備這一桌子菜,他才吃了這么一會兒。這樣想來,真是有一點兒難過。”

一位年輕的母親進了產房,她選擇順產,一路痛得死去活來,最後連哭都沒力氣。等到孩子生下來,丈夫問她:“想過會這么痛嗎?”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說:“沒有!當時我還問過我媽,生我時痛嗎?她說挺痛的,給我描繪了一下具體的場景。可是我真沒想到,居然會這么痛。比她的形容足足痛了10倍還不止!”她費力地伸手抱起自己的寶寶,輕輕搖晃,眼生慈愛。

“所以現在我理解我媽了,她為我付出的愛,遠不止我看到的那么簡單。痛和愛一樣,也是乘以10倍的。”

童話中的小美人魚,為了與王子相見,寧願失去最美的聲音,將魚尾換成人腿,忍著步步劇痛,來到他的世界。可她最後依然無法將愛說出口,眼睜睜看著王子與公主結為連理,卻下不了手去傷害愛人,最後縱身一躍,化為海中潔白的泡沫。

安徒生多么殘忍,自始至終,王子都不知道小美人魚內心的真實感情。這沉重的愛,讓一個女孩子傾盡所有,付出今生。往往最痛的,不是“不愛”,而是“不曉”。

我們收到一份愛,再回以一份辜負,以為兩不相欠,不過如此。卻不知愛之深不可測,無人知曉“背後的故事”,才用簡單的推搪或敷衍,草草了卻這份心意。

一封信也許寫了改改了寫,字斟句酌,寫到潸然淚下。一句話也許思前想後,戰戰兢兢,鼓足勇氣才敢開口。一個擁抱也許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感情,無法用言語傾訴,只好使用最簡單的肢體語言,只盼對方可以了解,可以感受。

他花費了10倍的時間與心思,只為博君一笑,哪怕這份愛非你所願,也請欣然笑納。應當為這份愛敞開10倍的心懷來包容,才不至於狠狠辜負那份你永不知道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