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被感動了

歷史的車轍從遠方駛來,留下一道道深刻的印記,我從旁慢慢走過,一份份感動浸濕了我的心。

送行的隊伍伴著喜慶的花轎在寂寥無人黃沙飛揚的沙漠中孤單前行。轎上傾國傾城的新娘眉頭微顰,半抱琵琶但走了一首如訴如泣的《昭君怨》,琵琶聲聲伴隨她的目光傳入中原,天上的大雁竟也被這濃厚的哀傷壓折了翅膀。轎上的美人輕拭臉上的淚水不在回望,帶著油耗和希望駛向遠方。

那一刻,我被昭君感動了,被她犧牲自己的幸福換來國家的安定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夜半三更,破落的茅屋中傳來微弱的燭光。只見一男兒將髮辮系在高高的房樑上,一首捧書,一手拿尖錐。窗外滿天繁星,偶爾傳來幾聲慵懶的蛙鳴。

他心中難忘因自己驕傲自滿不但沒能說服親王,更落得身無分文,悻悻還鄉。那時的恥辱已化作力量,激勵他發奮圖強。縱然他已困得抬不起頭,手中的尖錐毫不留情地刺向大腿,疼痛支撐著他苦讀。

那一刻,我被蘇秦感動了,沒有懸樑刺股的勤奮努力,又何來身掛六國相印的無限輝煌?

笨重的老式鋼琴前,一位面色憔悴,蓬頭垢面的人嘴叼一支木棍,另一端連線在琴的後弦上,艱難地按下一個個琴鍵,通過木棍,“聽”到一聲聲樂音。我能看到他臉上輕微的表情變化,他滿懷欣喜地在五線譜上寫下一個個音符。許久之後,他興奮地拿起那些手稿,在鋼琴上跳動著那扣人心弦的最強音。那是歡喜?是淚水?是堅毅?是激動?

那一刻,我被貝多芬感動了,被他對音樂事業的熱愛感動了,正是他對音樂的執著,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才能成為享譽世界的偉大音樂家,才能寫出廣為傳頌的優美樂章。

那一刻……帶給我的感動依然鼓起了我乘風破浪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