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瓜

金沙江兩岸,是一座神秘古老的野果園。直立著、攀援著、匍匐著、斜伸著各種各樣的野果:酸里透甜的野棠梨,口齒生香的野橄欖,香濃甘脆的野黃瓜,香甜多汁的野地瓜……或張揚或含蓄,或熱烈或溫柔地點綴著大地。讓原本貧瘠洪荒的野果園有勃勃盎然的生命,有了精彩紛呈的內容,有了高節邁俗的靈魂。這些野果和山山水水,和鳥鳴蟲啾,和春夏秋冬,都是那么的意氣相投,相得益彰。同時,這些野果也讓像我一樣在鄉村長大的孩子舌尖涎水漣漣的感覺歷久彌香,童年美好的記憶可以眷戀回味一輩子。

在各類繁多的野果中,我對野地瓜情有獨鍾。因為野地瓜是金沙江兩岸生長得最多的野果,是最平常普通的野果,是我們小時候吃得最多的野果,還是一種有品質有性格的野果。

野地瓜是匍匐木質藤本植物,學名地果,小名就多了,譬如滿地青、滿地香、地枇杷、地瓜藤等等。我們都喜歡“野地瓜,野地瓜”輕聲呼喚念叨,像是呼喊一個鄰家男孩的乳名一般親切和熟悉。它的身影隨處可見,蒼茫茫的山坡上有,光禿禿的岩石上有,蜿蜒曲折的山路旁有,涼颼颼的懸崖上有,濕漉漉的溝渠邊有。讓人不得不讚嘆它頑強的生命力。一年四季,無論酷熱還是嚴寒,總是鬱鬱蔥蔥,翠色慾流,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貪婪的眼睛猝不及防,如痴如醉。

野地瓜藤深褐色或棕褐色,為了汲取足夠的營養和水分,所以它憋足了勁向四面八方猛竄。只為等一陣風,一滴雨,一縷陽光,它便能穿透板結的泥土,跨越堅硬的石板,攀爬陡峭的懸崖絕壁。這種堅韌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我。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與其埋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財富,鋪設道路,不如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用不屈不撓的精神面對和戰勝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野地瓜不像牽牛花、野三七、野米蘭那樣,把藤死死地纏在樹上,竹子上,瓜架上,依附著其他植物生存。它永遠匍匐在地上,緊緊擁抱著寂靜沉默的大地和砂石。也許它有一種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也許它有一種不忘根不忘本的精神。但我更覺得它知恩圖報,它深知是腳下肥沃或貧瘠的土地母親給了它生命,養育了它。所以,烈日炎炎的夏季它用墨綠的扇子輕輕搖晃,為大地遮蔭送涼;冰天雪地的冬季它鋪上一層溫暖的綠被,為大地母親抵禦寒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子女對父母之愛的一種微薄的報答。“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懂得感恩,常懷感恩之心無聲的歌頌。

野地瓜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層層疊疊的綠,像鄉下的姑娘剛剛洗過的竹布衫子,綠得鮮艷,綠得耀眼,煞有詩意。遠遠望去,是一片恬淡自然的綠,前赴後繼的綠,一塵不染的綠,心曠神怡的綠。地表被密密麻麻的葉子遮得嚴嚴實實,不留一點兒縫隙,讓人看不清楚地表的本來面目。綠在山崖,那是“萬條垂下綠絲絛”生機勃勃的綠,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瀉千里的綠。綠在平地,那是“碧波幾萬重”的無邊無垠的綠。看見墨綠的野地瓜藤,就像逢著一個久違的老朋友,心中的憂傷和煩惱就對它傾訴,把所有的不快都融化在綠色中,讓心情就寧靜平和。

家鄉有句諺語:六月六,野地瓜熟;七月半,野地瓜爛。農家一般都是按照陰曆計時令的。也就是說,7月初到8月初是野地瓜成熟的時節。這是野地瓜的夏季,孩子們最喜歡的季節。一種濃郁甜膩的香氣混合著葉子淡淡的氣息挑逗著我的嗅覺,滋潤著我的皮膚,撫摸著我的臉頰,這是野地瓜的召喚,這是大自然賜的禮物。我們在藤蔓中低著頭,瞪大眼,雙手輕輕撥開葉叢,認真得如同探寶。一顆顆的野地瓜,像頑皮的小孩子一樣躲在濃郁碧綠的葉子下,褐色的泥土是最乾淨的襯底。被陽光照著,被微風吹拂,煞是誘人,引得我們垂涎三尺。沒熟的野地瓜是硬邦邦的青疙瘩,又乾又澀,又酸又硬,難以下咽。一旦成熟,變成拇指大小的鮮紅小球,軟湎湎,水靈靈的,我們肚子裡的饞蟲就溜了出來,迫不及待地剝掉外皮,把晶瑩剔透的果肉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裡,氤氳在舌尖的不是酸澀,而是甜蜜蜜的綿醇。已經吃完了,舌頭卻不自覺地在嘴裡掃蕩著,恨不得把塞進牙齒縫裡的殘汁餘味的甜也享受乾淨。雖然吃野地瓜的日子有個多月,但是總覺得還沒吃夠,還沒記住它的味道就沒有了,只能等到來年,這種殘留在舌尖人甜味讓人懷念一年,等待一年。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如果從來不曾遇見,不曾接觸,不曾擁有,是不會牽腸掛肚的。可是這些人和些事卻真真切切地出現在生命中,遇見過,接觸過,擁有過,最後卻錯過了,失去了。無論我如何懷念,如何等待,都不會回來了。野地瓜年年甜,思念歲歲濃。也許,我應該學會放下,學會遺忘,學會隨緣,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野地瓜,這種平凡普通的野果,不但溫暖了我的回憶,還讓我悟了許多生命的禪理。感謝野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