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與悲

生活,其實很殘酷。

不是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是我們願意或主動樂意去做的,最後還得做下去。與其心中悶悶不樂的去做倒不如哼支小曲當作興趣一直“玩”下去。

我們不希望面對離別,當然也不會喜歡。就如那個小女孩一樣,面對自己心愛的小狗被別人埋葬時,她無法改變事實,只有選擇默默哭泣。心中的悲痛油然而生。(此處宜再接著寫幾句)

作為住宿生的我,當然也不願意離開寬敞並且溫暖的家。那裡有父母的關心和呵護,那裡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有我自己的一片天地。軍訓開始的前一天,我似乎對住宿充滿了好奇心,很迫不及待。我認為再也不用受父母的嚴格管治了,我自由了。然而情形並不像我所預料的那樣,我第一天晚上就唏哩嘩啦地哭了一夜,因為想家而遲遲沒有進入夢鄉。在老爸送我來的時候,那種心情好像這一生再也找不回了。爸爸走時就囑咐我:“今晚打個電話回去或今天請假回家住。”我毫不在意在說了一聲:“不用了,還不相信我嘛!”

我們的生命有擁有快樂的權利,悲傷帶來心理及身體的不適。為什麼不天天快樂呢?於是許多人的座右銘便成了“開心就好。”小女孩的爺爺畢竟生活閱歷多,有經驗。美麗的玫瑰花園就使小女孩立即笑逐顏開了。

兩年多了,住宿生活給我帶來了集體生活的快樂與驕傲。我學會了獨立,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儘管有時候,髒衣服還是拿了一大包回家,我還是會在宿舍里認真的值日,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我可以自豪地說:“這兩年,我沒有白活。”快樂與悲傷都將構成我們記憶中不可抹去的經典事件,記憶是美好的,創造美好的記憶是艱苦的過程。回憶中可能充滿大自然青草的味道,心酸里又透著芳香的味道。讓生命中再多一些美麗的“玫瑰花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