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與細察

君者雄才偉略,而後決勝千里之外。

寇者顧此失彼,而後潰於一蟻之穴。

成者精益求精,而後得以金城千里。

敗者以偏概全,而後敗於因小失大。

萬千世界,萬象人生。如何活得精彩,如何獲得成功?我認為,我們需要的,是兩種精神。我們既需要雄才大略、縱橫捭闔的氣魄,又需要精益求精、細緻入微的耐心。而在我們生活中,望遠鏡和顯微鏡恰巧是這兩種精神的直接反映。

望遠鏡,我們用它來觀望全局,眺望遠方。縱然它可以看清事物的整體,然而用它來觀察近處的事物時,卻往往因為失了焦而茫然一片。這就如同一個人,雖然有了縱觀偉略的眼光,卻往往因為忽略了身邊的漏洞,導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我自小欽佩楚霸王,一直以為是劉邦的奸詐狡猾篡了權。可是漸漸地發現,原來霸氣的項羽卻獨獨少了一份細心。縱然他破釜沉舟,背對江東的義士之舉令千古感動,但他若是早早地發現劉邦之心,於鴻門宴之時做個了斷,又何來那千古江水向遠去,無顏相見江東人?君者與寇者,往往是一步之差,項羽有瞭望遠鏡的偉略眼光,卻缺少了顯微鏡的細緻入微,讓後人每每讀來,未嘗不臨文嘆息。

顯微鏡的出現,帶領我們走進微觀世界,讓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殘缺與瑕疵。但是若用它來眺望遠方,出現的卻是模糊不清的景象。倘若一個人只是注重了各個局部,卻沒能將這些完美的部分串聯在一起,斷了一個鏈條,就成了一盤散沙。

平生最愛讀“三國”,固然是群雄無數,卻獨愛諸葛孔明。他指揮的每場戰爭,都堪稱一場精美的表演。無論是火燒赤壁還是空城之計,都被千古英雄所膜拜。可是最後為何問鼎中原的,卻是缺兵少糧的司馬懿?這答案顯而易見,臥龍是因著劉玄德而出山,而劉備託孤這一刻,注定了蜀國的滅亡。孔明知天曉地,卻算不出還有個扶不起的阿斗。也許他早已明白蜀國的前途,但因那份三顧茅廬的情誼,他毅然地撐到鞠躬盡瘁。也許他早就明白中原由誰主宰,但因著那份託孤的信任,他認真地打好每一仗。他用顯微鏡的細心來計畫每一次戰鬥,但是他沒有用望遠鏡的眼光去看整個蜀國的興亡。如此說來,更讓這英雄人物多了些許的悲哀。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靠著一種精神撐到最後。他需要的是一種調劑,將望遠鏡的遠觀和顯微鏡的近察相調劑,將縱觀偉略與細緻入微相調劑。

既要縱觀,又要細緻,才能達到整體的完美。

用望遠鏡,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雄才偉略,縱橫捭闔。

用顯微鏡,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細緻入微,鑄就金城。

用之二鏡,以縱觀細緻的精神,砥礪自我,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