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是與所有

“所是”與“所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人的“所是”,是一種內在的素質修煉,不斷成長而達到豐足自在,獲得生命的樂趣;人的“所有”,是一種外在的財富欲望,它往往用金錢來衡量生活的質量。一個人只有置身於社會與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才會迸發出燦爛的生命之光。

明代政治家于謙身居高位,持有“但令名節不墮地,身外區區復何求”的操守。他在河南、山西等地任官時,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稍有水旱災害,則馬上上報。他的俸祿用在自己身上的極少,常常用來救濟貧窮的百姓。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特產去?”于謙甩甩兩隻袖子吟道:“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來,于謙遭人妒忌,被誣陷而死。抄家時,竟然“家無餘資”,而皇帝賞賜給他的物品,絲毫未動。

當一個人只為內在的自己而活,“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時,這種“所是”是難能可貴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電學、物理學、植物學、數學、化學等方面,曾有許多貢獻。可是,他從不考慮“我有什麼”,而是一直以自己曾是一名印刷工人而自豪。他在為自己寫墓志銘時,只寫“印刷工富蘭克林”,隻字不提自己得過的眾多榮譽頭銜。

古羅巴哲學家塞涅卡對“所是”與“所有”有一段形象的比喻:“人的生活應介於理想和普通美德之間,我們所希望的是,到我們家來的客人,讚頌的應該是我們的為人,而不應是我們家中的陳設。能夠視陶器為銀器的人是偉大的,視銀器為陶器的人也並不稍少一點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