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

“孟母堂”和“讀經運動”這兩個詞在去年的報紙上幾乎是隨處可見。新聞事件發生過後,媒體的反應往往比新聞本體更值得思考。《南方時評》記者對孟母堂的事件做了多次的報導。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越是報導就越是匱乏。問題是匱乏的是什麼,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難道缺的是讀經書的小孩嗎?依愚之見,我們在提倡減負的同時,卻又鼓勵孟母堂的出現,這顯然是矛盾的。讓小學生去背《弟子經》,《論語》,《易經》這些連一些國小老師都看不全懂的書籍意義何在?難道為了所謂的“讀經運動”填鴨式的教育就可行了嗎?

我提倡傳播傳統文化,但也深知文化的推廣不可操之過急。細想一想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弟子經》為何物,而孟母堂的孩子們在五個月內居然就能夠背出半本來,我不知道應不應該感嘆他們的聰明過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初期加入孟母堂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都是一些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們了解現在的教育制度,也應該比一般的家長更清楚究竟什麼樣的教育適合孩子。請注意,是孩子!我承認現在的教育制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我不認為孟母堂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它只會讓我們走入另一種誤區。吳敬梓一部《儒林外史》已經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害人。

“以最經濟、最節約的方法讓每一位同學擁有結實的人身修養和更豐富的知識。孟母堂畢業的孩子升入國中一定是出類拔萃的。”一位孟母堂的老師如是說到。我對這位老師的話產生質疑,背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東西,能為自己所用嗎?提高的恐怕只是背誦能力,不是運用能力。孟母堂的孩子們終究要走入正規的學校,姑且先不說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會不會倒退,單說以他們弱小的心智是否能夠承擔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從娃娃抓起,是沒錯的。但是要看怎么個抓法,應該讓他們學習與自己年齡相匹配的東西,多和人交往,快樂的成長。

曾經一些天才的故事,結局大多令人惋惜。年紀輕輕十幾歲的年紀就考上研究生,碩士生。結果因為生活不能自理,或是不能與人交往而中途退學。為什麼國小要六年,在我看來是有原因的。或許現在大多的小學生都會覺得課程很輕鬆,甚至有些乏味。那么為什麼不把國小的內容壓縮,讓國小在五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完成呢?在國小學習文化知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的目的讓我們的身心進行成長,自主地發展一些特長,學會學習的方法。跳級在北京很早就被取締了,我想也是因為想讓孩子們過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不希望他們在不合適的年齡就過早的接觸一些妨礙他們身心發展的東西。不同的年齡的人思維方式的人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是五十知天命,而不是十五歲知天命呢?如果十五歲就知天命了,就看透了事實,擁有五十歲人的豁達。在本該衝動,本該血氣方剛,本該犯一些錯誤的時候卻淡然,卻鎮定。我不敢想那會怎么樣,從很淺層次來說,我們失去的快樂。而且十五歲知天命聽起來也很荒誕。

看來我們缺的是冷靜思考的人。對於那些提倡“讀經運動”的人來說,目的是值得肯定的。文化的推廣不在建幾座孔子研究所,也不在讓孩子讀他們似懂非懂的經書。文化的推廣需要全民的努力,需要內修。欲速則不達。把那些束之高閣的文化請出象牙塔,讓全民多接觸傳統文化。把文化請出象牙塔一些權威又該不樂意了,他們失去了威嚴。在《百家講壇》解讀《論語》的于丹可謂是歷經波折。權威們一個個的站出來罵,說其是拿孔子燉雞湯。其實拿孔子燉一鍋心靈雞湯也未嘗不可,全民受益。看人掙錢眼紅,怕被動搖了權威的地位。如果不讓民眾知道,那研究還有什麼用。只有靠全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文化的進程,而不是有幾個權威。

文化的推廣不可操之過及,提倡傳統文化也不可一味的復古。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事物終究會被歷史的車輪輾碎。讓我們共同努力,在這個全新的時期打造屬於我們真正的文化,每個人都要對此承擔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