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往事如煙,似水流年,漫漫人生路,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無數的取捨,有時放棄一些東西是艱難的,因為這些東西或美麗、或精彩、或誘人,但當你放下之後,也許你會突然發現:原來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當我們回顧浩瀚的歷史,當我們打開塵封的記憶,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放棄少許卻獲得了更多。

東晉陶淵明不與世俗合污,不為“五斗米”折腰,他放棄了俯仰由人的仕途,卻享受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唐朝李白一生豪放不羈,浪漫飄逸,他不願低頭摧眉,寧願棄官而去,選擇雲遊四方,與詩酒為伴,最終吟就了熠熠生輝的九百詩篇,令後人讚嘆不已;“兩彈一星”的元勛鄧稼先,放棄了在美國舒適的工作環境,毅然投身祖國的懷抱,報效祖國,至死不渝,創造了偉業……先賢的事跡雖已遠去,卻仍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人生有失才有得,放棄未必意味著不幸!

但是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甘於放棄的,都懂得放棄的必要。有的人貪圖富貴,為此不擇手段;有的人熱衷功名,為此爾虞我詐;有的人愛慕虛榮,為此不肯謙讓忍耐;有的人迷戀玩樂,為此喪失鬥志……然而,我覺得這些未必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相反,往往使他們活得更為沉重,更加煩惱,甚至走向自我毀滅。因此,過多地追求不屬於你的東西,不肯放棄眼前的安逸,必將使人生變味兒,使人生的綠地慢慢荒蕪。

由此我又想到了迎風立於赤壁之上的子瞻,看他長髯飄飄,大筆一揮便是清詞麗句,光芒四射!然而,他的人生中,也曾經經過一番心靈的掙扎,自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他也寂寞,也消沉,他報國無門,滿腹經綸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面對滔滔江水,他忽然頓悟:放棄過去的榮辱得失,一切從頭開始,重新振作。於是,他揮毫潑墨,一吟便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唱便是“駕一葉扁舟,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最後,他開創了豪放詞派,萬古流芳!

當你手持玉石卻不慎滑落河中,不要遺憾,難道你不曾看見水中盪起的層層漂亮的漣漪?

當你在登山途中,看見色彩斑斕、香氣四溢的花朵時,切莫因留戀而止步,難道你不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你不想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嗎?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對於生活,不能刻意追求,否則會過得不自在,不輕鬆。要學會放棄,適時適當地放棄,這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並不是消極遁世。該放棄的無須堅持,該割愛的無須猶豫。更不必為此黯然神傷,因為,放棄同樣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