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怎樣自動去抵制不公平的對待

人類天生就是種社會化動物。人們不光關心物質財富的回報,也在乎社會地會、歸屬感以及被人尊重等精神層面。

調查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會自動評判財富分配的是否公平。我們似乎樂於接受公平的對待,厭惡反感不公的待遇。這種大腦的連線對諸如生活的幸福感,人際關係的滿意度,撫養子女,組織的領導力等方面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審視了我們如何定義公平,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公平與不公的遭遇,以及如何對待生活中遇到的不公。

□究竟什麼是公平?

個人對公平的感覺不同,取決於人們的文化背景、所處的環境。亦或是個人的價值觀和喜好。人們可能對公平有以下一種或集中的定義:

公正:每個人都被同等的對待,遵守相同的規則,並且收入也都是平等的。

努力的結果公平:工作更努力的或者作出更多實質性貢獻的人有資格獲得更多的收入。

社會財富方面:允許因貧窮,歧視,或身體殘疾產生的弱勢群體獲得額外的幫助和補償,以拉近收入公平。

不公平所要付出的代價:不遵守規則的人,那些說謊、欺騙、占人便宜的人或行為將受到處罰和取締。

你怎么定義公平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們有義務照顧那些不能照顧他們自己的人嗎?若每個人都給予相同的回報,對付出更多的人是否不公平呢?如果因為我的先天條件或所處環境讓我們能做的本身就很少,然而我們還應得到一份公平的回報嗎?誰來分配資源和責任?我們該拿什麼作為判斷事情是否公平的參照組?是相同年齡和性別的人?他們要工作在一個地方,住在同一個城市,一個社區的本國的居民,或者還是所有人?

無論你怎么看待公平、只要你是個人,你將不可避免的遇到你認為不公平的行為或者事情。正如下面你將看到的,你的大腦會自動地對你所感知的不公作出反映。

□我們的大腦對是否不公如何作出反映

洛杉磯的研究員馬修和他的同事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智慧型模式,用於研究人們對於是否公平的反映。研究參與者們要做一個叫最後通牒的實驗。實驗中參與者被給予一些錢(像10美元),他們被要求把這些錢分給實驗目標,不過雙方都要對分配是數目達成一致。如果目標人不同意一種分配,雙方什麼也得不到。同時,功能磁共振成像儀掃描實驗目標的大腦,實時偵測動腦活動的動態。

真正利己的經濟活動應該是無論公平與否,只要能得到回報就行。事實上,大多數人拒絕了不公平的分配(低於總數的20%到30%)。而得到他們認為公平的份額後,實驗目標腦中的回饋中心開始活動,像腹側紋狀體、杏仁體、眶額葉皮層、腹正中前額皮質的運動則特別明顯。這些區域的反映是自發的憑直覺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

另外,不公平的遭遇引發了人們前腦島的運動—這個區域與人們對一些糟糕的味道和氣味的所表現出的蔑視厭惡的反映有關。這個活動的越頻繁,實驗對象拒絕不公平分配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結果是建立在在獲得的錢數保持不變的基礎上的。換言之,一共只有4美元,你還給實驗對象2美元(而不是10美元),他將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厭惡的情緒也隨之減少。另一項研究中,實驗對象可以罰不公平提議者的錢(他們自己不會得到額外收入),實驗中大腦的尾狀核心會處於活動狀態。

這些研究讓我想起了維克多的小說《活出意義來》所描寫的集中營中的場景。小說中囚犯們沒有任何原因或者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守衛毒打懲罰,他們覺得這種不公所帶來對情感的刺痛和羞辱甚至比身體上的疼動更難以忍受。總之,這些故事和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們似乎天生就厭惡不公喜好公平。也許對我們遠古的祖先而言,公平的對待意味著他們為部落接納,可以得到保護,獲取資源,而不公的對待則會將他們推向死亡的邊緣——他們會被部落拋棄或者沒有吃的。

□怎樣去對待不公呢?

生活就是這樣,在某刻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或者阻礙。無論是被風吹跑的傘,小車禍,老闆看不到你的價值,突發的疾病還是朋友的欺騙,你可能都會覺得不公,你的大腦也將發出不愉快的信號。若是這種感覺進一步惡化,你可能會患上憂鬱症或者成為一個習慣性的發牢騷的人。這時,你最好積極一些,去分析一下不公的情況是否是自己不能控制的,還是你可以作一些事情來改變不公呢,並且你打算付出多少精力呢。

一旦你有了行動計畫或者打算就這么順其自然,你可以嘗試一下幾種方法來消除對不公的無謂思考。

?改變想法——生活就是這樣,總會包含各種偶然的無法控制的不如意,這是每個人某一刻都會經歷到的

?找出失敗的教訓,至於其他的,就順其自然。下次你或許會更投入或者早些發現錯誤。

?對自己善良點,學會積極地自我治癒,克服苦難。

?積極陽光一點。想一想生活中好的一面,諸如你的成就,你喜歡的運功以及愛你的人們。寫篇感恩日記吧。

社會也許就是不公的,死盯著不放也沒用。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你能控制的領域,最後你將會發現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