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笑容

“樹葉在空中飄蕩,

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

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

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世上事物眾多,但相同的卻寥寥無幾。只有那種笑容會重複,因為它陪伴了我許多年,乃至之後的日子,愉快、充實。我的外公就擁有這樣的笑容。

我童年的時光大多數在外公外婆家度過。70多歲外公有點“嘮叨”,他喜歡在飯桌上,講述那些老掉牙的事,年輕時候闖蕩江湖的故事,樂此不疲。儘管我們已經聽的耳朵都生出了老繭,他卻還是喜歡講,把他生活的點滴記錄在我們的生活中。

外公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有次過年,祖母給他買了件新衣服,後來和同學爬牆壁,正好被鉤子勾住,新衣服不小心被拉開了口,曾祖母怕外公挨罵,就很小心的幫他縫好了口子,讓他免去了挨罵。外公說著、說著,我就感覺他的眼裡有什麼東西閃過,卻又不輕易流露出來。

外公說,他小時候是比較頑皮的,但是玩歸玩,他的成績總是班級前幾名。說這話時,外公的臉上表露出一種自豪感,哥哥卻早已在旁笑做一團。“記得那次啊,家裡來了很多人,父親一時興起,買了幾瓶啤酒,於是我就學著父親的樣子開啤酒瓶,可是誰知道,我一開啊,那氣體就沖的老高,一瓶啤酒啊,就只剩了三分之一。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家喝的到啤酒,於是,父親一怒,便追著我打,正好有個籬笆洞,我就鑽了過去,父親人大,一時過不來,這時,伯父又拿了幾瓶酒來,於是,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我由衷的笑了,實在是不敢想像,外公當年是怎么鑽過那個籬笆的,最主要的是他一邊說一邊還手舞足蹈,整個像個小孩似的,哥哥暗地裡給外公取了個綽號:老頑童。這個“老頑童”名副其實。

外公喜歡古典樂,所以,在我提出要學古箏時,他舉雙手贊成。第一次彈給他聽一級的《鳳翔歌》時,他頻頻點頭,如今,外公已經可以哼出《鳳翔歌》的曲調了。隨著琴藝的上升,優美悅耳的曲子也比比皆是。可是,這個“老頑童“偏偏就是喜歡聽《鳳翔歌》,而且百聽不厭。算了,《鳳翔歌》就《鳳翔歌》吧,喜歡聽,我就多彈幾遍吧,畢竟想外公這樣的“老頑童”還是稀有“動物”啊!

外公酷愛戲曲,崑曲、滬劇、京劇,即使不能完全的唱出來,但哼調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有時看著電視,他就會跟著人家做手勢,調子一出,范兒就出來了;音樂,外公樂在其中,他願意花錢去看天鵝湖的巡演,願意買大堆的碟回來看,放著《我的太陽》他便開始挑戰高音;《跨過鴨綠江》被他雄偉的唱出來;外公對運動更是愛不釋手,看亞洲杯時,他一心希望國足衝出亞洲,當進了一個球時,高興的手舞足蹈,晚上12點多看球本來就顛倒作息,這樣一來,更是把外婆給吵醒了。

人的一生有多少回憶?恐怕數不清也記不清,外公的回憶卻是那么清晰,那么值得探討。我想:他一定在結婚的時候把這些回憶都迫不及待的告訴了外婆;我想:他一定想讓時光再飛回到那些時候;我想:外公的童年一定多姿多彩,有苦、有甜、有酸、有辣;我想:擁有一個美好童年的人他的心靈自然也是淡泊明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