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自己

我——詩詞研究者,擁有穿越時空的本領。中國的詩詞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歷久彌新。我翻開書本,想再次到古代一探究竟。

時空之門漸漸敞開,我融入了隧道。我讓時空先把我帶到了唐詩的產地。詩在唐朝已經達到頂峰。初唐時有“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站在分別的路口,告訴朋友切勿“兒女共沾巾”;“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身陷牢獄,只能望“蟬”興嘆;盛唐時有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將他不願與權貴同流合污的志氣娓娓道來;晚唐時又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處亂世的杜甫,只能空嘆國破家亡之恨。這優美的詩句都在訴說著中華文化的發展。

時空變換,再次睜開雙眼,已來到宋朝,在那裡,詩以詞的形式繼續發展。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啟了豪放派的大門。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又為婉約派作出了詮釋。這兩派交映生輝,造就了宋詞的不滅地位。辛棄疾的“像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讓我沉浸在宋朝這段半榮半辱的歷史。

時光隧道再次開啟,我選擇進入元朝,因為在那裡,詩又以曲的形式流傳。“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將遊子的思念描繪得淋漓盡致。“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難。元朝以後,詩似乎逐漸沒落,但卻並未被人們遺忘,這些琅琅上口的詩句正表達著詩人的心聲。

回到現代的我合上了書本,細細品味著中國詩的輝煌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文明將永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