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龍蝦哥——我用80塊錢創業

創業基礎:經歷+人脈

龍蝦哥的家在東北農村,中學沒畢業就進了一家專教韓語日語的學校,用一年多的時間學完了三年的課程,然後就去了縣城的一家勞務輸出中心,在那裡教出國務工人員一些簡單的日語和韓語。在工作了半年之後,他渴望見識更加廣闊的世界,就和一個同學來了北京。他先是在一家影視公司做攝像,接著開始在廣告公司做製片助理,也兼做韓語和日語的翻譯工作。

任何一種創業都不是偶然的,它必然跟創業者的生活經歷、職場閱歷、人脈資源甚至性格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會日語,龍蝦哥曾經和日本電視台的人一起採訪過天洋毒餃子事件和蘇丹紅事件。他特別不理解人們為什麼要在食品上造假,“你賣的包子沒有肉沒有關係,你就賣素包子的價格。如果你多放肉,你可以賣得貴一點。可是你的包子裡明明沒有肉,你為什麼要說謊,說有肉呢?”那段工作經歷對龍蝦哥的觸動很大,之後他賣海鮮,就很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哪怕賣得貴一些,他也不想在成本上討巧,低成本也就意味著質量上沒有保障。

2024年10月,日本歌手濱崎步在上海舉辦演唱會,龍蝦哥是餐飲組的負責人。當時濱崎步在上海影視城拍攝一支mv,他也是在現場負責餐飲,把帳篷、煤氣罐、日餐食材拉到攝影棚的外面,由日本廚師現場為藝人和工作人員做日餐。這些工作經歷都為龍蝦哥日後的創業打下了基礎,他發現自己對美食很有興趣。

在那段時間,很多日本藝人到國內發展,龍蝦哥都負責幫他們聯繫媒體,做一些對接工作。2024年蒼井空到國內開拓演藝事業,也是龍蝦哥負責她在國內的經紀工作,帶著蒼井空到處做宣傳,同時也負責給蒼井空尋找美食,帶著她到處玩。一直到蒼井空簽了國內的一家唱片公司,龍蝦哥才結束了與蒼井空的合作。這段和藝人一起合作的經歷對他之後的創業很有幫助,在他賣海鮮之後,蒼井空、佟麗婭、蔣欣等藝人都是他的顧客,龍蝦哥也經常在網上曬一些藝人吃龍蝦時的照片。當然,這些照片為他帶來了更多的客源。

創業理念:堅持品質

龍蝦哥是和一個做廣告片導演的朋友一起創業的,兩個人最初研究著想做便當在中關村一帶送餐,後來決定不做便當而是做小龍蝦的外賣,是因為這個合伙人是溫州人,對海鮮比較了解。2024年的時候,兩個人在合住的出租屋裡開始做麻辣小龍蝦,當時是試吃階段,主要是做了給自己和朋友吃。到了2024年的4月,兩個人覺得時機成熟了,決定開始出售麻辣小龍蝦,這一年的4月5號,他們賣出了第一盒麻辣小龍蝦。他們邊做蝦邊組建團隊,發展得很快,賣出第一盒小龍蝦之後,他們就開始註冊公司,並把自己的品牌取名為魅惑。

創業之初,他們並不是萬事俱備了之後才開始啟動,而是一邊做,一邊研究,一邊尋找合適的夥伴。最早是和他合伙人兩個人做小龍蝦,同時負責送貨,因為人員有限,當時他們只在朝陽區範圍內送餐。他們住在東五環,龍蝦哥的電動車騎到朝陽門就沒電了,他經常是送完餐後推著電動車往回走,要走兩個小時的路。在送餐的過程里龍蝦哥認識了他們的第一個外送員,是一個玩黑白膠片的攝影師,現在這個人是配送部的主管。之後他又認識了一個做室內設計的人,他讓這個人做了接線員。還有一個編劇也加入了龍蝦哥的團隊,負責接單以及在網際網路上與顧客進行互動。魅惑的團隊一點一點地建立了起來,大家來自各行各業,初期的員工都是龍蝦哥在不同的場合認識的朋友。

外賣餐飲並不是一個很有新意的創業點子,但是龍蝦哥就做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呢?龍蝦哥認為做餐飲排在第一的是衛生,第二是口味。他們去海鮮市場都是買三四十塊錢一斤的小龍蝦,小龍蝦買回去之後,發現死的就扔掉,保證每一隻蝦在做好之前都是鮮活的。挑好了小龍蝦之後,再把這些蝦進行三次清洗,然後再用刷子刷三次,總共是六次洗刷。他們做的小龍蝦不放雞精味素,放的都是自己煮的骨頭湯。

魅惑的龍蝦和其他飯店的不同之處還在於,他們的龍蝦不是用油炒,而是用水煮的。最早他們試做小龍蝦的時候是用油炒,後來發現炒的東西殺菌效果沒有那么強,他們就改用水煮。

“按照美國關於食品的規定,肉類煮12分鐘就可以吃。我們最開始是煮半個小時,但是發現這樣煮出來的蝦不筋道,我們就改成20分鐘,現在是煮12分鐘。”對於小龍蝦的味道,龍蝦哥和他的夥伴們不斷地進行著調整,有顧客提出意見,他們就馬上記到本子上,然後去改進。他們會在海鮮里放四五種辣椒,儘量做到只辣嘴不辣胃,這樣在口感上也有了層次。他們還會向一些老中醫請教,在容易上火的秋天加進去一些敗火的食材。有一次一個客人給他們打電話,說有一隻小龍蝦一半的蝦線沒去掉,折在蝦的身體裡了。龍蝦哥連忙給對方全額退款,並且又免費送了一份過去。在創業之初,保住每一個客人都顯得尤為重要。

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去解決問題,同時也不斷地完善著自己的選單。幾個月後,他們開始用龍蝦仔做麻辣大龍蝦,賣380塊錢一隻。龍蝦仔一般是出現在飯店的餐桌上,烹飪好之後還要擺上小花,特別精美,把它放在外賣這個行銷模式里,使得顧客的消費心理有了一定的反差,也讓顧客覺得特別新鮮。

在創業之前,龍蝦哥經常會接廣告製片人的工作,自從開始做龍蝦,他就把這一部分的工作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