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

爺爺是一位生在舊社會的“新人”,在我看來,爺爺就是神仙一樣的人。

1946年農村,爺爺出生了。那時候,國共內戰時期,人民生活民不聊生,爺爺被他的父母保護的甚好,年幼的爺爺在那個戰亂的時代也可謂是"幸福的“.三年後,新中國成立時,爺爺才五六歲,因為新中國剛成立,國內沒有財力來建設學校等,10歲的爺爺才初步的走上了知識的殿堂,也正是因為知識,改變了爺爺的一生的命運。

可好景不長,五,六年年級的爺爺又趕上了最貧窮的”三年之期“,那個時候,幾乎和那戰亂的年代一模一樣:全國舉國上下為給蘇聯還債,獻出了所有的物資,導致全國發生大饑荒。許多孩子因為這而輟學了,在生死面前,誰還會顧慮這點知識。但對知識異常渴望的爺爺來說,知識卻大於生死!爺爺留下來繼續上學,爺爺的父母為支持爺爺上學,每天以撿破爛為生給爺爺湊學費,爺爺自身十分努力,每天風雨兼程,吃糠咽菜,餓著肚皮艱難的完成了國小的學業。

1961年,剛剛度過大饑荒的爺爺鬆了一口氣,平平靜靜的過完了國中生涯。高中時,爺爺更加勤奮,因為最貧困的時期已經挺了過去,還能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接近成年時的爺爺,“文化大革命”悄然起行,沒有學習的地方,爺爺便組織上同學們一起鬧革命,宣傳毛澤東思想,因為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爺爺帶領大家徒步從磴口縣走到包頭市,一路上也不停止宣傳活動,在烏拉特前旗的烏拉山上,與同學們一起留下那豪情壯志、滿腔熱血的仿毛澤東題詞:為人民服務!用石子壘成的大字刷上了白粉。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的“豪情壯志”抒發了男兒的年青的憤慨與激情。在通往北京的火車上,遠遠地還能望見那些“豪情壯志”,我相信,直至現今,這一偉大的舉止還在顯懷著歷史。

1968年,爺爺結束了學生時代,踏上了教師生涯,爺爺不苟言和,說一不二的性格教育了他的第一批學生,為他們塑造了純真的靈魂,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深深地吸引了奶奶。1969年也就是爺爺教書的第二年,他與奶奶結婚了,從此走入一個新的人生歷程。1971年,爺爺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相繼地,我父親,我的兩位姑姑也出生了。

我的父親是最調皮,也是最能惹爺爺生氣的。小時候,爸爸不好好上學,每天逃課,為此可沒少挨爺爺的打。因為爺爺曾體會過最艱難、最苦難的日子,爺爺也不想爸爸重蹈覆轍,但爸爸那是根本不懂爺爺的苦心,爺爺為他的孩子們的學習很上心,姑姑們也不負爺爺重望,各自都學業有成。

爺爺對人很冷淡,也不喜歡笑,也不喜歡多說話,孤傲的性子讓他不肯向任何人低頭,就算爺爺出了任何狀況,他都自己一人默默承受,一直死撐著,直到撐不下去了,才會簡單的告訴別人一聲,這個性子爺爺一直保存到老!我覺得爺爺像一株君子蘭,孤高身傲!有時候我很心疼爺爺,這個不肯向任何人低頭的爺爺,這個在困境裡磨練出一身傲氣的爺爺!

爺爺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經他手培育的大學生,大官也是屈指可數的。1997年,爺爺正式退休,兩年後,1999年,我出生了,因為我是爺爺唯一的孫女,我的出生給爺爺帶來巨大的驚喜,雖然爺爺已經有一個外甥和一個外甥女了。之後,爺爺過上了子孫繞膝的幸福的晚年生活!

作為一個舊時代的”新人“,爺爺用他的身心行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教育著我們這些後輩。我偉大的爺爺,一位似於神仙的"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