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噴噴的粽子

小時候,每當家裡人將屋外曬的乾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著日子等家裡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裡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裡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裡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著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著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著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後,我再說說我怎么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卷了一個筒,然後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後又包了幾十個。最後放在高壓鍋里煮40分鐘後,放出來後等四個小時入味後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裡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