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童年

在一個下午,我六歲的堂弟在一條幹涸的小河裡抓小魚,我本能想上去阻攔他,可看到小河裡冒著頭的小魚,似乎又讓我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條小河。

我的童年一直在農村。在一個陰涼的下午,我和幾個小朋友在小河裡摸小魚,儘管把褲腳捲起高高的,還是沾了不少泥巴。我們在水裡摸索著,可是那滑溜溜的小魚還是從手縫裡逃走,岸邊的幾個女小夥伴幫忙拿魚,還不停的的喊著“在這呢,游到那去了…”別提有多熱鬧。

後來幾個夥伴中個頭最大的王小虎出了個主意,把那些水弄渾濁去那魚自然漏出頭來,然後再捉它。幾個人一聽是個好主要是你意,於是紛紛同意。“開始分配任務,韋小森和王大明你們負責把水弄渾,我們幾個負責捉魚”。王小虎命令道。雖然自己也想負責捉魚,但誰讓我當時比較瘦,我也只能聽他的了。

那些魚大多我們回把它養起來,到不能養在家,會被母親給扔掉,所以我們會在外頭養起來。有時會養到一個廢棄大水缸,也有時會在有水流的地方挖一個坑把它們養起來。但不是死就是讓別的小朋友偷走。

每次很晚才回家,一回到家裡父母就開始它們的“家庭暴力”,但我還是死性不改,因此小時候沒少挨打。但這更說明我的童年很有朝氣。

到了現在,餐桌上差不多都有魚,而且是那種煮出很多花樣的大魚,但再怎么好吃也會膩。我也對那些在小河裡的小魚漸漸的失去了感覺,但有了它的童年永遠都不會忘記。

現在的小孩大多都是圍在電腦旁,沒有更多的去親今自然,感受自然。捉小魚,這種童年趣事正漸漸消失,可能最終被人們忘切,成為歷史……

我慢慢的走開,在後面看著我堂弟,想找回那種似曾相識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