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屬於我的世界

繪畫不只是一種藝術,更是我的另一半世界。

我從小就經常受到繪畫藝術的薰陶:我的爺爺,爸爸,姑父,小姨都擅長畫畫,或許我命中注定要成為一個畫家。聽媽媽說我小時候抓鬮,居然抓的是筆和紙,這更加肯定了我的猜想。

小時候的我總愛欣賞那些卡通畫,這些作品在我看來比神筆馬良畫出的還傳神,我總是在畫前痴痴地望著,觀察著“神品”。把大體輪廓記下來後,照葫蘆畫瓢。我其實只是把繪畫當作一種娛樂遊戲,沒想到我媽媽卻較起真來了,給我報了繪畫班。

那年我才8歲,心想,這畫畫有什麼可學的?不就是拿支筆亂抹幾下嗎?老媽也真是的。第一節課我學的是畫一條熱帶魚,我三下五除二畫完了,得意地交給老師看。老師怔了5秒鐘,緩緩地把畫擺到我面前,邊用手指著邊說:“你魚鰭畫的太小了,再大點。熱帶魚的嘴巴不是尖尖的三角形,是有點弧度的。”我聽了之後低頭不語,回到家裡一下把畫板甩到沙發上,望著自己所畫的熱帶魚,似乎實在醜得像個妖怪,我真想把那幅畫撕掉,卻又於心不忍——畢竟是自己的心血啊!這時媽媽走了過來,什麼也沒說,只是把一張白紙放到我的面前,看樣子是想讓我重新畫一遍,我照做了。我舉著原圖細細地端詳起來,好像有好多細節我都沒有注意到,為什麼第一次我什麼都沒有發現?媽媽帶有玩味的語氣說:“你呀太心急,觀察得不夠細緻,現在你靜下心來了,才會發現這些。”我恍然大悟,參透了繪畫最重要的要義——觀察力!於是我重拾信心,繼續堅持繪畫這條道路。

往後的繪畫練習中我變得有耐心了,老師也說我變了個人。每當我在家裡完成一幅畫時,媽媽總是讚不絕口地誇獎我,於是我更加有了信心。

現在的我進步了。由粗枝大葉,變得觀察力敏銳;由像閃了腰似的線條,變成了筆直的線條;由最初的熱帶魚,成長為立體速寫……這一切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媽媽的鼓勵,是她們讓我明白了,這裡有屬於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