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年少成痴,小時候最常想的是人要是倒過來活多好,在一開始就洞察萬事,越活越年輕越快樂,然而畢竟年齡限制閱歷而不得已的如饑似渴地讀故事,最初的對人事的理解就是這樣建立的。

很小的時候讀過一個心理學說法,憤怒生氣多是源於內心的擔憂恐懼,深以為然,尤其在一個自尊心較為強烈而又脆弱的時候,所以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心態也許放到現在是正合適吧,那時該是無憂無慮的時候,所以很長一段日子情緒不免的變得暴動極端,傷人傷己。總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不快樂。日子在走啊,會遇見親切的人,冷漠的人,怎么說呢,讓自己平和的人便是朋友了,激起自己負能量爆發的就是陌路了。哈哈,事情不總是像銀幕上一樣有俯視的角度,自己陷入是非的時候也是最憤怒的時候,無可避免,有時是意氣之爭,有時只好像烏龜一樣縮回殼子裡去。所謂人情練達,就是這樣磨出來的吧。

讀了那么多故事,也曾身陷故事不自知。最初讀故事就是拚命讀,特想知道結尾,再然後大概是受了語文課分析課文的折磨,就去糾結情節怎樣發展不都是作者一句話的事么,再然後,終於能耐心地讀,愈是臨近結尾愈是回想開頭與過程,不勝感激。故事裡的真假,有時比現實要容易辨別一些,誰騙誰,誰開心誰傷心最後總有個原因。

7、8歲的時候,背“少年不知愁滋味”;19歲的時候,讀到那句“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是少年愁多些;20歲,在“人間煙火”里平平淡淡地做著日復一日的選擇;現在呢,就像很多平凡的人一樣,曾有著不平凡的夢——是“氫氣球,飛上天,以為不朽”,仍有著一點點的希冀——是“也許我一生涓滴意念,僥倖匯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