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情有獨鍾

蔚藍的天幕漸漸暗了下來,一輪殘陽浸滿了血色的紅暈,餘輝落落,霞光隱現。林蔭道上已沒了遊人的蹤跡,只有一個被霞光拖得長長的影子,朦朦朧朧,看不真切。他就佇立在路邊,靜靜地,沉默著,一雙渾濁的眼睛一直注視著那血色殘陽下的灰白色墓碑上刻著的每一個字,目光中凝聚著難以言喻的深情。

一位步履蹣跚的古稀老人,一個沾滿紅漆的綠布袋、幾把綑紮結實的毛刷子……這個月,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不少人總能看到一位老人邁著遲緩的步伐走進烈士陵園,身影很單薄、步行有些吃力。這就是老人與烈士陵園的故事。 

現在,當人們再度進入烈士陵園時發現了它的變化:整個陵園的墓碑被人用紅漆翻新了碑文,塊塊如新,上面的烈士名字、籍貫等內容清晰可見。每天都會有人到這裡做清潔護陵工作。這正是這位每天提著布袋子進入陵園的87歲老人一個月來的工作,半月翻新116塊烈士墓碑,還打算用有生之年守護它。老人說:“我平時沒有什麼喜好,只是鍾情於這個活,並打算乾到離世。”

把烈士墓碑全部上漆沖刷,對於一個87歲、行動已有些遲緩的老年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事,但他堅持了下來。與其說老人堅持護陵是他的執著,還不如說老人對片革命土地的愛是多么的深沉,是對於生命有意義的事情的情有獨鍾。

我想,當今社會,人們缺少的正是這種為夢想而情有獨鐘的執著精神。人們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失敗的工作找藉口,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其實究其根本,是人們沒有真正將感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對於生命,對於生活都是麻木的,更沒有情有獨鐘的事物。所有,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變質的時代,反思生命的本真,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要明白:生命,需要情有獨鍾。

記得汪國真在《熱愛生命》中寫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是的,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就像香港大學“榮譽院士”袁蘇妹,巫溪縣鄉村教師趙世術,郵遞員李順友,飛行員李劍英……這些平凡人因為對生命懷著一份真摯的熱愛之情,自己的生命才綻放出了絢麗的花火。

是的,生命,需要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