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很多生在那個90年代的孩子。94注定了我的姿態。

不知道所謂的“青春疼痛文學”是否已經成為了一中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我認為是的,因為90後的字已經太普遍了。

爛俗么?跟風么?模仿么?有哪位前輩的身影么?

那是旁觀者無話可說時說尋求的託詞吧。

無論怎樣我們還都存在於未知的青春。

我們的“疼痛青春”正在釋放中。

很多人看著90後的文章會說“我那時也寫過這樣的文章啊”“那個時候有很多思想跟這個很接近”。這是必然的吧,因為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很多人看著90後的文章會說“看看現在的孩子都早熟成什麼樣了”“什麼90後的孩子只會搞些爛俗的非主流”。這也是必然的吧,因為這個社會所經歷的變化不小了。前些日子87年的哥哥對我說,我怎么覺得我和你有代溝。說可能這就是90後的生活方式吧。

那么他說的沒錯。

看了很多人對於七七的文或七七的人的謾罵攻擊。我卻實在是不知道七七有什麼錯。不過我現在不是想要為七七所寫什麼的,因為她想說的她自己會說,並且我只是在看到了一些事情後抒發一些東西。

我們青春。

我們怎么了。

12歲那年開始寫文,到現在,兩年的時間,著實承認自己寫的不怎么樣,也著實承認文風有了太大的變化。或者說的蛻變。

現在看看最初寫的那些文,也覺得是堆砌,覺得是爛矯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寫那些文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

前幾天媽媽看過我的《無上追憶》後對我說,你的文沒有以前那么偏激了。

我聽後很高興,翻翻那些,的確偏激,每個字都向著無限延伸的黑暗飄過去。看不到蹤影。

是沒有那么多偏激了。沒有動不動就想死的念頭。沒有時不時就要大哭一場的衝動。沒有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自己曾經認為永遠不會失去和或珍貴或不必要的東西。自己放到覺得很輕鬆很高興。

最初寫的那些都不叫文,我可以承認的。那些只不過是對自己心緒的一種記錄。有這種心緒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將其表述。我們在寫的是很多人的心情。矯情的,心情。

一個月前,在寫完《無上追憶》後決定停筆不再寫作。這個決定看起來似乎是有些大牌了,其實我寫不寫又有什麼關係,又有誰認識我,寫給自己看的而已。

請注意,我們時代的字,是寫給自己看的。

那些對這類字惡意攻擊的人,如果你們只是因為它們矯情,那么你們的攻擊便大可不必了,真的。

因為你們在攻擊它們的同時也在攻擊你們曾經擁有過的早已被遺忘的青春。

曾發過一個帖子,內容是我兩本隨筆集與兩本小說的網站,是在起點中文網裡。於是有一個人回帖說,此網站的起點太低,有本事讓榕樹下要你。

其實在很多網裡都發表過,只不過是挑了一個收的比較全的網站。

再回過頭去看他的言論真是可笑。弄得好像我們寫文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為了很高的起點么。那可能是他在乎的吧。

不管怎樣,有誰對我的文有什麼看法,我都不會說什麼。說過寫的是自己曾有的和現有的心緒。你們想要攻擊我的心緒。沒關係。因為它們已經過去了。隨便誰對一些已經沒有意義的只供回味或已被遺忘的心緒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或好或壞的看法吧。都不重要了。

我們活在90後。

證明我們活在青春中。